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楊慕琦計劃」重溫


 

 剛讀完曾銳生的《被擱置的民主》(Steve Tsang: Democracy Shelved),覺得甚有得益,本書把上世紀四十年代下半葉,由英國方面開始提出,到五十年代早期正式宣告擱置的開放香港政制,引入普選元素,逐漸「還政于民」的「楊慕琦計劃」的來龍去脈,討論期間的爭端、四、五十年代時代大局演變、以及後來政改的發展及社會反應都摸到一清二楚,有助讀者撥開迷霧,認識歷史真相。

雖然香港政制改革是英國在二次大戰期間回應美國壓力,部署全球整體非殖民化政策的一個環節,但仍有其具體運作模式,例如二次大戰時中、英兩國是盟友關係,雙方就英國在華的租借地和割讓地的戰後地位曾多方面談判,國民政府傾向全部收回主權,英國則傾向保留香港割讓部分,同時了解香港殖民地不可能脫離新界生存,尋求保持現狀,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日本投降後香港由英方接收,其實得到蔣介石國民政府的讓步和默許。香港淪陷後,楊慕琦被日軍羈押在東北,日本投降後很遲才獲得釋放,一回到香港復職便立即提出「楊慕琦計劃」,宣佈實行政改,開放政制,推行甚速,可見英國政府在二次大戰期間早有部署,不會等楊慕琦離開集中營才構思。當然,楊慕琦和葛量洪兩任港督對政改有不同看法,推行政改的熱心有異,也是重要因素。故葛量洪接任後政改計劃立即放緩,反覆討論,最後胎死腹中。

本書引用的資料詳盡,相信作者花了不少氣力去翻閱英國政府部門的各級檔案,其中部分應是後來才陸續解密檔案的原始資料,也有當時港督楊慕琦、葛量洪與英國殖民地部及外交部的通訊和會議紀錄,經集中處理扒梳,讓讀者更清楚了解當時的微觀局勢。

本書有一節頗為詳細介紹香港政改發展爭論中,各團體的取態,甚為有趣。香港總商會是代表英資財團利益,不少重要成員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採取的立場明顯反對「楊慕琦計劃」,並運動在倫敦的影響力,要保住既得利益。最後英方以立法局非官守議員集體反對政改計劃而擱置,只是作為下台階藉口,順水推舟。反之,支持政改計劃的團體,如由不同族裔專業人士組成的革新會,和由華人專業人士組成的華人革新協會提出較「楊慕琦計劃」更開放,更主張族裔平等的方案,卻被殖民地官員標籤為缺乏代表性。整個討論過程中,以高卓雄為首的中華總商會也曾扮演過積極角色,這點未見其他文章提過。

網上曾讀過近年有人發表文章,把「楊慕琦計劃」的擱置,解釋為因中國的共產政權反民主的結果,明顯是缺乏歷史常識的粗疏成見,讀本書有助澄清。「楊慕琦計劃」提出時是1946年,中國政府還是國民黨當政,有特派員駐港作為正式政府代表。當時共產黨羽翼未豐,連國共之爭也未見有機會取勝,他們主要聚焦國內鬥爭,相信也未有管治全國的計劃,香港地位根本不可能列入議程。就算到1949年中共政權初步建立後,主要問題仍是國共內戰,那可能分出精神和力量考慮香港地位和問題,「楊慕琦計劃」根本不在視野之內。當時香港的社會團體中,華人革新協會有親共人士如莫應溎、陳丕士等,都支持政改計劃。後來到了1952年恢復市政局選舉,積極參選的除了革新會的代表外,陳丕士還以獨立人士身分參選,被視為大熱門,結果卻鍛翼而還。可見當時香港的親共人士並不反對開放政制,實行普選。
「楊慕琦計劃」的擱置,基本原因是香港既得利益者,包括英資財團和高級華人的反對;加上國內政局變化,英方對香港能否繼續保持現有地位缺乏信心;兼且懼怕開放選舉,實行一人一票可能會讓親共人士奪取大部分議席,才索性以不變應萬變,把「楊慕琦計劃」擱置。英方的「還政于民」親疏有別是一貫政策,「楊慕琦計劃」的開放政制,明顯偏向英籍人士,對英籍華裔也缺乏信心,更不必提佔了本港人口97%的非英籍華人居民了。看他們在新加坡和馬來半島,不也是先剿滅馬共才實行選舉式「民主」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