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星期四

財富之城──威尼斯

剛讀完Roger Crowley(羅傑.克勞利)有關威尼斯共和國歷史的著作:
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 Lost a Naval Empire (財富之城──威尼斯怎樣嬴取及失去其海上帝國)(台版:《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作為我近年來閱讀地中海和威尼斯的歷史的一個環節,對威尼斯的歷史又再增加了認識。






我對閱讀地中海和威尼斯的歷史發生興趣,起因是近十多年開始去義大利旅行,其後往西班牙和葡萄牙,這些地中海的歐洲國家充滿濃厚天主教信仰氣氛和美侖美奐的教堂建築,加上活潑而色彩鮮艷的民居建築,對我特別吸引。回港後開始尋找有關地區國家歷史的讀物,希望再加深認識。到四年前有朋友相約,一同乘郵輪遊地中海東部的土耳其和希臘,旁及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幾個港口,才開始了解這個地區和海域其實長時間共同分享長遠的歷史和文化,好像有一條線把它們串連起來。這條連線在2000年前是古羅馬帝國,昔日的城市廢墟到今天依然是旅遊熱點。到了中世紀開始,這條連線的軸心是威尼斯。

今天的威尼斯只不過是義大利北部一個著名旅遊城市,以水鄉享譽,漫步其中,令人感覺懶慵閒散,只適宜享受生活、品嚐美食,想不到四百年前,人口才十萬的威尼斯竟然是地中海的重要角色,商船艦隊巡弋整個地中海,跨越三大洲,儼然世界商業貿易中心,文化要塞。威尼斯也是地中海的霸主,沿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到爱琴海,遠至黑海都建立貿易站和殖民地,而且建立龐大的艦隊來保護,隨時與駐地的敵人和其他競爭對手遠洋作戰。



從中世紀開始,威尼斯一直是個重要商業中心,從事地中海東、西之間海上貿易。雖然他們自己信奉羅馬天主教,卻撇開宗教信仰差異,積極擴展貿易對像,與信奉東方正教的東羅馬帝國和更遠距離的伊斯蘭帝國保持緊密關係,設立貿易站,在黑海地區採購西歐缺乏的大麥和木材,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收購西歐亟需而昂貴,從遙遠的東方經多重商隊長途跋涉運來,由阿拉伯商人壟斷的香料和絲綢製品。這些商品採購後都運返威尼斯作集散地,再分銷西歐主要城市。當時威尼斯的東方貿易主要競爭對手,是義大利其他地中海城市如熱那亞、比薩和彿羅倫斯等。

本書內容主要是敘述13世紀到16世紀的威尼斯歷史:包括1203~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348年漫延歐洲各大城市的瘟疫:黑死病,1378~81年的威尼斯與熱那亞一連串海上戰爭,其後威尼斯海上帝國(Stato da Mar)的建立和管治,1453年土耳其蘇丹攻陷君士坦丁堡,在原來的東羅馬帝國韁域上建立龐大的奧斯曼/鄂圖曼帝國,與西歐抗衡,在此後的百多年陸續攻佔巴爾幹地區和希臘領土內的威尼斯殖民地和海軍基地,威尼斯的海上帝國從此結束。

本書對這四、五百年威尼斯歷史的一些片段敘述得甚為詳細,也刻劃出一些我們中學年唸西史科輕易忽略或老師/神父有意無意隱瞞的真相。如:威尼斯響應教皇英諾森三世的號召,答應按雙方協議的經濟條件,為參加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法蘭克大軍提供海運服務。代表威尼斯談判,是由該市貴族推選出來的大公丹多洛(Enrico Dandolo)。他早期曾長時間在君士坦丁堡經商,當上大公時已九十多歲,雙目失明,卻成為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軍人物,一手策劃攻佔位於今克羅地亞,也是信奉羅馬天主教的札拉港(Zara),繼而攻佔也是信奉天主教但實行東方禮儀的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並縱容軍隊屠城,姦淫虜掠,把君士坦丁堡的貴重寶物財富搶掠一空。現今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前立面的四匹銅馬雕像,便是該戰役搶回來的。近代由於空氣污染嚴重,改用複製品代替,原來的雕像則在聖殿內部展出。

本書對威尼斯建立的海上帝國有較詳細的討論,海上帝國主要指包括爱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许多港口,希臘海岸對開的克里特島,後來接管較接近巴勒斯坦海岸的塞浦路斯等。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沿岸的港口,是昔日從威尼斯到君士坦丁堡,再往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及黑海地區的海路要塞,威尼斯商船在這裡歇息和補給,威尼斯海軍在此駐紮,必要時截擊海盜,保護商船航運安全。戰時也可狙擊競爭對手熱那亞的商船,保障己方的貿易優勢。其中克里特島特別重要,因這個海島面積較大,威尼斯除用作軍事要塞和貨物集散地外,也在島上發展農業,收割穀物,釀製葡萄酒和搾取橄欖油,供應來往商船,甚至威尼斯本市。到1669年坎迪亞(Candia)被奧斯曼/鄂圖曼帝國包圍21年後陷落,在本書也有詳細敘述,失去克里特島也就意味著威尼斯海上帝國的終結。

本書並非學術著作,目標讀者應是一般讀者,所以沒有學術書內容的拖沓枯燥。Roger Crowley在一些事件的敘述寫得很仔細,寫細節不厭其煩,但讀來有時會覺得沉悶,我認為他是參考一些當時的參加者的紀事寫出來的。不過,紀事的作者少不免偏頗,從自己集團的角度看,不夠客觀。如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除了十字軍和威尼斯軍人外,當地經商的熱那亞人的觀點可能有異,君士坦丁堡城內的倖存者當然會另有說法,但本書偏重十字軍和威尼斯軍人的敘事。又如坎迪亞的攻防戰,除了守城的威尼斯人外,相信奧斯曼/鄂圖曼方面應也有人留下紀事,可作對比,但本書不見引述。本書另外不足之處,是寫一些戰爭的技術性場面卻欠細膩。我們讀幾百年前的戰爭描述,因為時代不同,需要了解更多技術性細節,如攻城,海上作戰,都需要解釋背景資訊,才能夠深入了解。我曾重其他書籍上讀過這類材料,但本書卻明顯缺乏。

不過,讀了本書有助從當時整個東西方貿易的角度,了解這段歷史中,威尼斯扮演的角色,及這個人口不多,資源缺乏的海濱城市如何冒起,成為雄霸地中海的霸主兼貿易中心。至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4,5世紀興起,如何衝出地中海,橫渡大西洋和跨過好望角,另闢海路尋找印度,擺脫阿拉伯和威尼斯商人壟斷東方貿易之局,結果開創了海上大發現時代,奠下近代世界歷史大局,也因而宣告威尼斯獨霸貿易時代的結束,改變了威尼斯的世界地位,則非本書範圍,如有興趣閱讀,也是另一故事了。

Read More......

2019年1月12日星期六

《羅馬教皇譜》( "The Popes, A History")



剛讀完諾域治(John Julius Norwich)在2011 出版,談羅馬天主教廷歷史的《羅馬教皇譜》( "The Popes, A History"),甚感暢快,因為這本書把我一向有極大興趣,但又所知不多,而天主教會一向不讓教徒了解的教會歷史和280位教宗的強項弱點都一一抖出來了。

諾域治的《羅馬教皇譜》從聖伯多祿(聖彼得)開始,一直寫到2005登位的本篤十六世,經歷二千年多,280位教皇,涉及人物之多,時間之長,事情之瑣碎複雜,並非等閒作者能夠輕易駕御。尤其是早期(400 AD)前教會並未有可信的歷史紀錄;到了中世紀,有因種種有意無意的人為干擾,人物和事件時常被混淆,也可能曾受竄改,故此要為讀者梳理描繪出真相並不容易。作為讀者,我從字裡行間也能夠感受到作者在處理上的努力,有助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這裡且舉幾個頗為意見分歧的例子:如作者明言,根據《使徒行傳》,聖伯多祿(聖彼得)並未曾在羅馬傳教,他只是因為信奉耶穌新教,作為罪犯被押解到羅馬執行死刑,所以把羅馬主教認定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並把天主教會奠基羅馬代代相傳是受質疑的,起碼到中世紀前的東方教會信眾一定比羅馬多,神學上成就也比羅馬更超越。這也是羅馬教會與東方正教雖然侍奉同一上主,千多年來卻一直分裂的主要原因。

又如據說於公元855至857年登上教皇寶座的若望/喬安娜八世(John/Joannes Anglicus),傳說是來自英國的女性,女扮男裝,去雅典求學,因學問出眾,回羅馬深受擁護被選為教皇,在位期間一次在羅馬出巡途中產子,被羅馬教眾折磨至死(一說被教會囚禁至死),作者也把這個教會的傳聞清楚羅列,讓讀者作判斷。這段少為天主教信眾所知的歷史/傳說,德國人曾經在2009年拍成影片:《女教皇傳》(台譯《聖袍天下:驚世女教皇》,"Pope Joan" 2009),可惜未見在港上映,也沒有被傳媒重視,少見談論和報導。

又如近代的庇護十一世和庇護十二世,在位時適逢二十世紀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們為了貫徹反共原則,對納粹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肆虐採取容忍態度,甚至不避本身的反猶太人立場,對納粹迫害猶太人種種暴行避免譴責。他們這種非人道,違背天主教教義作出的污點,作者也並未掩飾,直接列出。

另一個我特別感興建的歷史懸案是中世紀的多次羅馬教會分裂,西歐多次同時出現一個以上的教皇,原來這現象與羅馬教廷,遠在奧地利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室,西班牙國王,和法國國王等的互相爭權奪利,力圖擴大自己的疆土和影響範圍,政權與當地的主教團互相鈎結,爭奪教皇皇位有關。歐洲貴族皇室一直與羅馬教廷爭權,貴族皇室掌握紅衣主教的任命,如這些貴族皇室對教皇任命不能達成協議,各行其事,便避免不了分裂,弄到各自擁立教皇,把教皇當作貴族皇室的傀儡。

歷史上200多教皇,有些教皇品行惡劣,貪污腐敗,斂財好色,窮奢極侈,大攪裙帶關係,把子侄提為紅衣主教,意圖延續家族對羅馬教廷的統治,比比皆是,也不算秘聞了。

諾域治自稱是個不可知論(即不肯定天主/上帝是否存在)的英國聖公會基督教徒,他既然不是死心塌地的羅馬天主教徒,對羅馬天主教廷的觀察和敘述當然少了教徒式的尊敬,好處是較能客觀描述和分析歷任教皇的角色。以中世紀以降為例,其實如果撇除了天主在世代表的稱號,羅馬天主教皇不外是義大利半島上一個政治上的諸侯封邑 -- 教皇封邑的領主,他要維護領土完整,要與鄰邑如威尼斯,拿坡里,托斯干尼等爭奪領土,一如其他義大利半島諸侯封邑,他們一向缺乏自己軍事力量,只靠僱佣兵守護疆界,還要應付神聖羅馬帝國皇室,西班牙國王,法國國王,再加上拜占廷帝國及其後的奧斯曼伊斯蘭帝國等的領土野心。羅馬教皇除了作為天主的代表可以向西歐各地教會收取捐獻,因而資源較豐富外,其他地位與一般皇室貴族無異。既然如此,又豈可對其學問人格道德作特別的要求?就這個觀點,諾域治對筆下的教皇的批評,可能要比死心塌地的羅馬天主教徒更寬容更具同情心。

諾域治不算是歷史學者,他一早聲明,著作主要針對普羅大眾讀者,用平易近人的筆法,把歷史事實為讀者娓娓道來,避開了一些歷史事實學術上的爭議,也盡量減少學術書中不可能避開的註腳對讀者閱讀上的不便。這點本書確能做到。但他也沒有避開一些問題背後資料過濾的需要。

諾域治曾為英國廣播電台(John Julius Norwich)製作多集歷史紀錄片,過往有關地中海和威尼斯普及歷史的作品頗受好評。

(喬安娜八世(John/Joannes Anglicus)

Read More......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是上一代粵劇界的傳奇人物,他創作力強,是個多產編劇家,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編寫超過百齣粵劇劇目,還攝製導演過好幾部粵劇電影。他本名江譽鏐,是前清末翰林江孔殷霞公的兒子。江孔殷是晚清最後一屆科舉進士,曾進翰林院,故又被稱為江太史。江孔殷由翰林院辭官後歸粵,居住廣州,以廣東地方士紳名流身份活躍,與友儕名人文章詩酒唱酬,互相呼應,民國後曾出任英美菸草公司經理,並自己經營農場,取名蘭齋,供應自己家居食用的蔬菜、水果和禽畜,因家廚用料精細,烹調獨特菜式宴饗賓客,儼然廣州粵菜一代美食領袖人物。到百多年後的今天,香港仍然有酒樓食肆以模仿江家菜式作招徠,如太史蛇羹、太史田雞、太史豆腐,都聲稱師承江家造法,可見其家族的烹飪出眾,美譽深入民間。

  南海十三郎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息影,結束粵劇的編劇生涯,上世紀五十年代移居香港後,因患上精神病流落灣仔街頭,曾幾番被人送往精神病院治療,成為本港娛樂圈的閒話資料,也增加了他生平傳聞的傳奇色彩。

  香港名話劇編導杜國威把南海十三郎一生傳奇編成話劇《南海十三郎》,上世紀九十年代搬上舞台,並拍成電影,至今還間中在港演出,並曾在北京、上海等內地城市上演,廣受歡迎,也開了近年來粵語話劇在廣東以外城市上演的先河。香港一般觀眾市民對南海十三郎的認識,我認為與這齣話劇的廣受歡迎不無關係。不過,話劇《南海十三郎》少不免為了劇情需要,人物情節上加入藝術性的誇張,以增加舞台劇演出時的吸引力及娛樂性,不能作人物正史看待。

  本港學者朱少璋幾番努力,把南海十三郎在上世紀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四期間,在《工商晚報》連載的專欄文章鈎沉,作了一定校訂註釋,編成一書三冊--《小蘭齋雜記》,分別以〈小蘭齋主隨筆〉、〈梨園好戲〉和〈浮生浪墨〉為副題,交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無疑是喜歡多認識和了解南海十三郎讀者的佳音。

  本書文章可分為三大部分:一是作者對參與粵劇工作的回憶,尤其是他編劇活躍期間的創作背景。因他曾在香港接受英語教育,不少劇本是參考歐美電影和文學作品,改編成為受歡迎的粵劇新劇目,這點未見其他研究粵劇文章提到;作者又對粵劇的編劇立場鮮明,如強調劇目的教化功能,拒絕通俗愛情故事,也不屑改編傳統劇目,怪不得他雖然參與的編劇甚多,流傳下來繼續演出的粵劇卻少見,比較多觀眾認識的,大概只有《六月雪》、《燕歸人未歸》等寥寥幾齣。書中文章不乏他與演出編寫劇目的大老倌如薛覺先、馬師曾、陳錦棠、關德興的交往和個人逸事,這些都是獨家資料,罕見其他資料提及;不少讀者會特別關注他與另一粵劇編劇名家唐滌生的關係,如唐滌生曾否跟他學習拜他為師,這段師徒關係未見唐氏提過,但本書中作者卻數次話及。二是有關作者個人的生平經歷。如他的生母未入江家家門已經逝世;又如他曾在香港上學,並在香港大學修讀醫科,這解釋了他編寫的粵劇深受西方戲劇小説影響的原因,亦道出粵劇曾受西方戲劇影響一頁,這點鮮見其他粵劇研究者提及;其後他因在北京唸書的女友患病,離港北上,流落上海,中斷學業,才正式加入粵劇界;又他在抗戰期間遠赴粵北,留在勞軍粵劇學校執教,夥拍關德興從事粵劇宣傳抗日工作,在粵劇界是又一少見提及的異數;又他在五十年代後遷居香港,患上精神病接受治療的一些個人遭遇和經歷,也是少見的可貴材料。三是他對當時香港社會時事,和內地政局事態的一些個人感受和看法,我覺得這部分文章主要是反映作者的心態,也是當時不少文化界人士的想法,不過見解並非獨特,可説要之無甚高論。

  不過,如果讀者希望通過閲讀本書,了解昔日廣州江孔殷江太史家鐘鳴鼎食的熱鬧情況,可能失望。江孔殷家境最盛時期,大概是南海十三郎出生前後。他十多歲時被送往學校寄宿,其中好幾年隻身在港,應未有機會參與家中宴會。抗戰勝利後江家已經家道中落,蘭齋農場因戰亂荒廢,太史第再無清末民初時期盛況。所以文章只是間中談及江家的飲食心得。

  正如江孔殷的孫女,南海十三郎侄女,已故香港着名食譜作家江獻珠在作品《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中言,她童年雖然在日本侵華香港淪陷前後曾與江孔殷共同生活幾年,但當時適逢戰亂,物資缺乏,很難維持江家的顯赫生活。她對江孔殷江太史家的飲食心得的認識,也只是主要聽長輩輾轉憶述。

  南海十三郎成長時期起便一直離家外寓,所以文章少談江太史家的飲食,如有話及,恐怕也只能作如是觀。

Read More......

2015年6月2日星期二

坡州書獎題外話


(筆者與日本出版界前輩合攝。前排左起:日本筑摩書房社長熊澤敏之、大塚信一、日本Misuzu前社長加藤敬事)

2005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邀請了南韓為特邀參展嘉賓,我適逢其會,在他們的展覽館內已得見坡州出版城的規劃模型,也仔細觀察了他們的活字印刷體驗活動。當時心情很矛盾,一方面欣賞南韓建設坡州出版城的魄力,另方面也覺得他們不應把咱們老祖宗發明的活字木板印刷技術據為己有,很為中國日後在同類展覽有何展示擔心。晃眼匆匆十年了,隨著他們的流行影視產品橫掃東亞,南韓在出版方面又有何突飛猛進呢?

承蒙出版界老朋友推薦,五月期間去了南韓的坡州出版城(Paju Bookcity),當坡州圖書獎的評審,終於有機會一訪這個全世界最大,專門為發展出版業而建立的城市。

坡州位於南韓首都首爾北方京畿道,佔地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尺,包括了設計、造紙、印刷、出版、物流通等兩百多家出版相關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圖書出版產業園區。日後還打算引進其他創意產業,如音樂、藝術、娛樂、影視後期製作等專業,打造為一個創意文化產業板塊。

坡州出版城的源起,歸功於小型美術專業書籍出版社「悅話堂」負責人李起雄,他與八個出版商友人發起建立出版園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南韓的出版業蕭條,散佈各城市的小型出版社,需要負擔沉重的印刷、裝訂、物流等後勤成本,他們企圖把出版有關行業集中起來,擴大經濟規模、降低成本,也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讓出版專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經過20年艱苦經營,現今進駐坡州出版城的廠商包括出版社、物流、印刷公司、裝訂、製紙、設計、著作權仲介、編輯企劃者及文字工作者等,匯集一堂,有利出版產業的垂直整合;坡州出版城設有亞洲出版文化與資訊中心,作為研究、教育與國際交流的平台。

每逢周末和暑假,坡州出版城推出體驗製書過程活動,事先預約好日期即可參加。 如參加人員可以體驗一本書從企劃、到編撰、設計、印刷,以及怎樣進行宣傳、銷售的全過程,自己親手製作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活字工房”則體驗由親手製作文字的過程中,學習印刷術的演變。

坡州圖書獎從2012年開始,設立著作獎、策劃獎、出版美術獎和特別獎四個獎項,以人文社科類圖書為對象,向東亞地區的出版圖書頒授。主要評審委員為南韓的金彥鎬、北京的董秀玉和日本的大塚信一,再邀請南韓、日本、大中華兩岸三地的出版人、學者和書評人出任。

2015年坡州圖書獎的得獎者,計有:獲著作獎兩種,南韓金學載著:《板門店體制的起源:韓國戰爭與自由主義和平規劃》,和日本宮本憲一著:《戰後日本公害史論》;策劃獎是南韓鶴潭著:《鶴潭評釋阿含經》;出版美術獎頒給南韓的設計集團:樹流山房;特別獎得主是內地北京三聯的:《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從獲獎出版圖書可見,得獎圖書都是或跨地域選題,如韓戰和日本公害的研究,或跨文化如評釋阿含經,和開內地學術圖書風氣的《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這些選題香港近年較弱,故與獎項無緣。

今次參加坡州圖書獎評審的收穫,除了有機會一窺慕名已久的坡州出版城外,另一收獲是結識了幾位東亞地區出版界的前輩,如南韓的金彥鎬先生、日本的大塚信一先生。尤其是大塚先生,他歷任日本岩波書店董事、編輯主管、專務董事和社長,在日本出版界德高望重,他已年屆七十五,退休多年,仍然致力於推動地區內的出版文化,實在難得。


會後有機會與大塚先生閒聊,得悉他對對日本圖書出版日趨式微覺得很婉惜。他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大學畢業後加入當時日本數一數二的岩波書店,適逢圖書出版的興旺時期,業者信守承諾,出版社與作者合作無間,互相倚重,出版了甚多劃時代的圖書。大家談起五、六十年代日本文化對其他地區影響很深很廣,尤其是日本電影,影響力直進歐美。我不經意談起當時的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是我少年時代觀影的偶像,他導演的電影差不多全數看過。大塚先生說他曾力排眾議,把黑澤明的電影劇本拿來出版,結果反應奇佳。他認為現時日本的出版界過分緊貼市場,編輯缺乏判斷能力,結果被流行文化產品牽著鼻子走,無從擺脫。他談日本現今橫掃世界流行文化的動漫,日本動漫已經成為出版主流,帶來可觀外匯收入,但論對世界思想和文學的影響卻毫不足道。他引當今日本文學大師村上春樹為例,認為村上的作品雖然暢銷,瘋魔歐美,但只停留在吸引青少年讀者的層次,雖然日本每年都有人提及,說他應拿諾貝爾文學獎,但是論文學的深度,論作品的內涵,與昔日的大師如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仍有一段距離。

Read More......

2015年3月1日星期日

學習英語


網上讀到與我同一代的內地人談昔日學習英語的艱困經驗,為之感動不已。

他們上小學和中學的年代內地惟一的外語是俄語,其他外語被視作毒草,後來連俄語也再不吃香,基本上取消外語。不少日後取得成就的學者,反而是在「文化大革命」後上山下鄉期間,憑個人努力靠自修把英語學習回來的。他們或偶然得到一本英漢字典,跟字典學習生字,或幸運的得遇高人教導,或找到幾本英文書偷看自修,挑起學習英語興趣,經指點後弄通竅門,憑驚人意志和毅力堅持下去,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恢復高考,大學看成績取錄後,重新進大學學習,再到國外留學深造,日後才有所成。

與他們比較,其實香港學生的條件要優越得多,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老師都受過訓練,至低限度也是師範學院畢業,不少人到中學階段還有外籍老師教導。如果到中學畢業後還未能充分掌握英語,只能怨自己懶惰沒有做好本分。
我們父母親一輩千叮萬囑,要我們一定要學好英語,原因是上一輩不少人都是從內地來港,找工作時發覺自己在內地的學歷不被承認,只能夠做非技術勞工。就算相同的工作崗位,懂英語的員工的收入比不懂英語的要高。所以他們要求我們學好英語,中學畢業後找一份文職工作,生活可以改善。

最佳例子是警隊中有所謂「紅膊頭」,指軍裝員佐級人員在肩膊佩戴刻有警員編號的紅色底板小肩章,代表懂英語,能夠與外籍人士溝通,他們可獲發一次性的特別津貼。當時招募警察的最低學歷是小學畢業,獲得取錄的大多數不大懂英語,就算拿到「紅膊頭」的,只不過相等今天的中一程度。其中有人特別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語程度的,可以參加升級考試,因為他們能夠與上級英籍警官溝通,升級機會自然較順暢。有人從(散仔)普通員佐級入職,逐步升級,升上幫辦(督察) ,最後升作警司的。

我們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用的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英語初階課本,第一冊是看圖學英語(Picture Book),要上二年級才學文字,與我同代的朋友到今天還記得第二冊第一課是《一個男人與一個煎鍋》(A man, a pan)。印象最深是課本插圖的男性都是帶水壳帽穿沙龍裙的馬來人裝扮,估計那時編的英語學習課本都是為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編寫,插圖因地區改變,我們用的課本覆蓋整個遠東區,包括香港、新加坡和馬來半島。大概到小四小五,可能因為香港學生人數增加,可以獨立編排印刷,課本的插圖才開始本地化。

上中學時,英語課分開文法、讀本和會話。文法課堂數最多,主要是語類、時態等技術性學習,反覆操練,上課時很沉悶,但對日後的書寫幫助很大。讀本課用的都是朗文出版社的英語文學名著簡易本,每個級別選讀幾本名著,老師也沒有什麼教學法來引起學生興趣,只不過在上課時,叫學生輪流站起來高聲誦讀,除了多認識幾個生字外,無甚得益,連讀過的文學名著也忘記了。惟一例外是記得中二那年讀過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Pickwick Papers),因生字太多,查字典很費力氣。到中三那年,教讀本課的修士看見眾小子對着文學名著簡易本無心向學,為了提高大家的閱讀興趣,決定轉讀原文的偵探小說,記得第一本是愛葛莎.克利斯蒂(Agatha Christie)的《十個小黑鬼》(Ten Little Niggers),因「黑鬼」一辭政治不正確,不少版本改名為《十個小印弟安人》(Ten Little Indians),去街上賣英語流行小說的書報攤找平裝本來讀。說也奇怪,儘管原文偵探小說生字更多,同學都不厭其煩,就算多查字典也把小說讀完,上課時也多了討論,各抒己見,熱鬧得很。自此之後,我上的中學便改用原文偵探小說作讀本取代文學名著簡易本,先後讀了三、四種,計有《巴斯克维尔的猎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 羅傑疑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等 ,全是克利斯蒂作品。

會話課沒有幾多會話機會,一位老師對着三十多個學生,怎可能有機會對話?都是輪流一問一答,無甚得益。
如今總結,中學階段的英語課最有幫助的是文法課的練習,不停操練,逐漸減少寫作時犯文法錯誤。

我後來在香港工作時,讀不少較年輕一代同事寫的英語書信、備忘錄和短訊,發現頻頻出現文法錯誤,要我動手更正。當時很覺奇怪,這是中學階段的基本英語訓練,大學畢業生竟然不懂。後來才了解原來香港這二、三十年來英語課程改革,取消了文法學習,學生根本不懂正確文法,沒有寫作時需要文法正確的觀念,怪不得寫得錯誤百出了。

Read More......

2015年1月6日星期二

黃飛鴻


 
電影《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在香港上映,網上掀起了一股黃飛鴻熱潮。據傳媒報導,這部電影在內地票房已超過一億,台灣上畫之初,已收三千多萬新台幣,電影主角彭于晏儼然兩岸三地華語影壇新天王,不但吸引愛看技擊片的年輕男性觀眾,連一向不看這類電影的年輕女性觀眾也吸引過來,看來這部新《黃飛鴻》勢必創下兩岸三地新票房紀錄。

不過,也有黃飛鴻電影的老擁躉表示不喜歡這部電影,說廣東拳術高手的黃飛鴻竟然講普通話而不講粵語,未免失真。故事內容也只是黑幫爭地盤打鬥殺人復仇,並非傳統的黃飛鴻鋤奸扶弱英雄形象,這個臥底故事,過去的黃飛鴻故事也未見提及,是編導的純創作。既然是創作,何必把黃飛鴻拿來作招徠,主角換個名字不一樣可行?
影片要滿足廣大兩岸三地非粵語觀眾,其實不難,只需分錄普通話和粵語兩個版本,香港和廣東地區多放粵語版本,其他地區放普通話版本便是了。反而故事脫離傳統問題難以解決,編導創作追求突破,希望影片有新意,老觀眾卻要求跟隨傳統黃飛鴻形象,不得天馬行空,兩種態度很難協調。幸好影片的觀眾主要是八、九十後一代,沒有看過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更加沒有看過更老一輩的關德興演的黃飛鴻,對有關黃飛鴻的電影小說故事都無甚認識,不會斤斤計較是否符合傳統形象。
黃飛鴻故事實在是個奇蹟,小小一個廣東武術教頭兼跌打醫師,竟然成為風聞全國的武術偶像,單在香港,電影拍了超過百部,還拍過電視片集,後來連內地都有人拍攝黃飛鴻電影,影片數量成為世界紀錄。
我這一輩對黃飛鴻的印象,主要來自關德興電影。我自幼家貧,當然沒有錢買票跟隨朋輩進戲院看黃飛鴻電影,聽同學觀影後回來,口沫橫飛大談黃飛鴻的武術絕招,大談甚麼「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還模仿一番,恨得我牙癢癢嫉妒非常。後來有個同學見我愚昧,用家人給的零錢,有幾次帶同我去涼茶舖看當時的有線電視「麗的映聲」播映的黃飛鴻電影,每場兩個人花一角五分。雖然涼茶舖看電視很擠迫,距離較遠,熒光幕細小,黑百電影拍得模糊,無甚好看,總算是看了幾次黃飛鴻電影,勉強跟上潮流還了心願。
關德興的黃飛鴻電影外,另一接觸來自有線電台廣播「麗的呼聲」,每天中午十二時開播由鍾偉明講述,曾經風靡一時的「國術小說」,也曾講過黃飛鴻故事。鍾偉明被稱為「播音皇帝」,聲音洪壯,說話清晰,抑揚頓挫,他的「國術小說」是小朋友至愛。小學時我上下午班,每天提早午飯後回校,與一眾同學圍在學校門口附近士多店外聽廣播。士多老闆為了招徠,把收音機聲浪放到最大,好吸引學生聚集,間中有人會光顧些零食和汽水。除了黃飛鴻故事之外,我還聽過鍾偉明講的其他「國術小說」,印象很深的是由我是山人原著的洪熙官故事,甚麼「南少林五祖」,「廣東十虎」,洪熙官、陸阿采、方世玉、胡惠乾等名字,都是先從他處聽來的。
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是陸阿采的再傳弟子,所以黃飛鴻練的是洪拳。黃飛鴻有一弟子叫林世榮,出身豬肉販子,綽號「豬肉榮」,他把黃飛鴻這一脈的洪拳帶來香港,開班授徒。林世榮有一弟子叫劉家良,是很多黃飛鴻電影的武師和武術指導,也曾當過導演,「劉家班」一直在香港電影的武打場面設計舉足輕重。
我父親是武俠小說迷,不時從街邊的租書檔租借武俠小說回家看,所以我少時曾偷看過我是山人的作品。我是山人的文字是文言、白話加粵語混雜的「三及第」文,他對武術技擊很熟悉,很長篇幅文字介紹小說人物交手時的一招一式,應正名為「技擊小說」,但小說的故事性不強,欣賞武術技擊的讀者會看得過癮,但追求情節故事的讀者會感都沉悶。後來金庸、梁羽生的「新派武俠小說」一經推出,故事性強有情節,人物刻劃細膩而突出,再加上點男女愛情橋段作配襯,成為「武俠小說」主流,我是山人的廣東「技擊小說」也就逐漸淡出了。
黃飛鴻老家廣東南海西樵近年編了一套《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其中的《黃飛鴻紀念集》收集有關黃飛鴻的傳記、傳說、研究和討論文章相當充足,有興建多了解這個近代廣東技擊界一代宗師的讀者值得一讀。

Read More......

2014年12月9日星期二

天主教會與名校的前身

 


香港新一代家長好像對名校特別著迷,不惜金錢,千方百計想盡辦法都要把孩子塞進去。孩子才兩歲不到便要為他們作準備,先是找一家名幼稚園,好增加升讀名小學的機會。跟著各出奇謀,為孩子報考名小學費煞心機,例如:遷到學校附近地區居住,改信辦學團體的宗教,好增加取錄分數;盡早送孩子去學英語,而且是學一些小六學生也不一定懂的辭彙和會話;參加各種興趣技藝班如彈鋼琴、拉小提琴、舞蹈、繪畫等,不單止人有我有,簡直要鶴立雞群,最好拿到證書獎狀;有些家長還特別送孩子進補習班,據說這些補習班的導師對名小學入學面試甚有心得,預先為孩子操練好面試的問題,讓孩子記得滾瓜爛熟,面試時能對答如流。種種手段,不外是希望孩子在面試時表現突出,得到心儀名小學取錄。其他不能見光的手段如託人事、拉關係、作捐獻、送禮物,也間有所聞。 

家長既然對這些名校如斯推崇,到底有沒有人會翻查一下心儀名校的歷史,好像何時開校、辦學目標、辦學原先理念能否堅持?然後衡量一番,看看這些名校的辦學目標與自己的要求吻合。 

剛讀了香港教區夏其龍神父著《香港天主教傳教史 1841 – 1894》有關香港天主教歷史的書,了解到不少天主教學校的源起,原來最初辦學時的目標很平民化,甚至是專為社會的低下階層服務,與名校貴族學校完全沾不上邊。只不過時異世異,被辦學團體和家長改變了。 

例如港島中區的名校聖若瑟書院,前身是聖救世主書院(St. Saviour College),開埠初期由來自澳門的葡籍居民創辦,位於砵典乍街史丹頓街,1860年交由香港天主教會管理,到1875年再轉基督學校修士會(喇沙會)接手。創校目的是為葡籍居民子弟提供天主教學校教育,華人學生只佔少數。所以,聖若瑟的學生中,過去一直有不少葡籍人士,華人稱他們為「西洋仔」。除了英語是第一語言外,不少學生以法語課代替中文課作為第二語言。他們在九龍區的兄弟學校喇沙書院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開辦,本來辦學目的也是為葡籍居民子弟提供天主教學校教育。 

又如位於西環的聖類思中學,前身是1864年天主教創辦的「養正院」(男童懲教所),專門收錄青少年罪犯和街童,教導他們手藝,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日後作謀生手段。學校在1908年才改名為聖類思。這所學校曾經先後交給基督學校修士會和瑪利諾神父會管理,要到1927年轉由現時的辦學團體慈幼會接辦,改作招收一般華人學生的工藝學校,1936才轉為文法中學,工藝教育則轉撥慈幼會在香港仔創辦的工藝學校。有趣的是在1874年,當時香港天主教的監牧高神父(Raimondi, 後來升為高主教,現時堅道天主教總堂後面的高主教書院便是紀念他)回義大利訪問並尋求協助,他訪都靈(Torino)時曾與專門招收街童,教導他們手藝技能的新興修會慈幼會會祖鮑思高(Don Bosco)神父見面,鮑思高表示很樂意派遣慈幼會會士來香港協助辦學,卻被高神父拒絕,所以慈幼會要到1927年才來香港。慈幼會在香港辦的本來都是工藝學校或工業學校,近年因本地教育政策改變才轉為一般的文法中學。 

當時另一天主教修會耶穌會也有意從澳門遷移來香港,亦被高神父拒絕。要到1926年,愛爾蘭耶穌會才正式來港,1932年開始接手管理原本私人創辦的華仁書院。 

天主教的女子學校中,聖保祿書院歷史最悠久,來自法國的沙爾福聖保祿仁愛會早在1848年已經來港,在灣仔開辦兒童之家,服務範圍包括收容女童棄嬰的育嬰院,和開辦學校,為葡籍天主教女童提供教育。這所學校本名為法國傳道會學校,即聖保祿書院前身。聖保祿修女與香港監牧高神父關係惡劣,因為爭產對簿公堂。她們曾經一度離港去了越南,後來有再遷回來。 

另一重要的天主教女修會是1860年來自義大利的嘉諾撒仁愛會,她們來港後主要工作也是開辦收容女童棄嬰的育嬰院、和照顧病人的聖方濟各醫院。她們也為葡籍天主教女童提供教育辦學校,早期有堅道的聖心書院,和灣仔的聖方濟各書院。她們至今依然是香港天主教團體中辦學最積極,管理學校最多的天主教女修會。 

來自美國的瑪利諾女修會1921年才來港,初時也是辦育嬰院,要到1925年才開始辦學校。她們在港九分別創辦的兩所瑪利諾學校,後來都被視為貴族名校,與早期收容教育女童棄嬰的宗旨簡直南轅北轍。瑪利諾修女在1980年放棄了港島區的學校,交給其他天主教團體管理,並改名為瑪利曼中學,九龍區的瑪利諾修院學校則依然維持。 

至於高主教(Raimondi)與香港其他教會人士的矛盾和鬥爭,包括排斥法國的沙爾福聖保祿仁愛會,弄到法國修女與香港教會打官司爭產、拒絕鮑思高慈幼會和澳門耶穌會來港,除了夏神父的著作外,也可參考宗座外方傳教會(PIME)柯毅霖(Gianni Criveller)神父著《從米蘭到香港 – 150年的傳教工作》( From Milan to Hong Kong—150 Years of Mission)。兩書都提及早期香港教會的義大利宗座外方傳教會教士歧視華籍教士,夏神父的書對此寫得尤其深刻,指出要到1960年代,香港的華籍教士的才能開始被確認,可出任香港教區的一線領導工作。這些「秘聞」,香港教區的神父很少提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