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大三巴滄桑


 

 澳門政府文化局跟北京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合作,近年出版了一系列澳門文化叢書,選題十分豐富。剛看完這個系列中,戚印平著《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頗能把澳門聖保祿學院的來龍去脈,財政來源和建校的人事糾紛說個一清二楚。

 

聖保祿學院的遺址,便是今天的澳門旅遊熱門景點大三巴牌坊,「三巴」是聖保祿的葡文譯音,當時澳門居民把聖保祿學院稱為「三巴廟」或「三巴寺」。

 

澳門聖保祿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St. Paul)是四百多年前天主教耶穌會在中國創辦的第一所西方模式的大學,既為從歐洲來遠東的神父和修士提供神學和哲學課程,安排他們早來遠東,一面學習一面適應當地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教授中國語言和典籍,增加他們對儒家文化的認識,讓他們學成後以儒者身份對外交往,向當地的上層社會傳教。學院也收錄來自中國和日本的當地修生,教導他們拉丁文、葡萄牙文和修辭學,兼及數學和邏輯,再加上哲學和神學,儼然成為全面性大學課程,學生考試及格後才能出任神職,向外傳播福音。學院同時收錄當地青少年入讀,大概等於今天的中學課程。

 

本書特別多篇幅放在學院的籌備歷史。原來昔日建議在澳門開辦學校時,反對意見不少。當時澳門教區的上級是印度果亞教區,他們對建校的倡議者范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o),天主教耶穌會特派負責日本及中國地區的巡視員(Visitor)的囂張傲慢態度甚為不滿,認為他越級決定,所以反對澳門建校。日本傳教區的主事也認為日本的修生適宜留在當地受訓,不應長途跋涉遠去澳門,另作適應。連駐澳門的神父也有微言,認為當時中日處於戰爭狀態(倭寇之亂),大批日本修生前來會令到澳門居民起疑和反對,可能引起衝突。

 

儘管反對聲音眾多也甚激烈,范禮安卻一直堅持己見,力排眾議,去信羅馬耶穌會會長對各方指責逐點反駁,力求成事。他還先斬後奏,在取得澳門善信捐款後,未得到羅馬答覆已立即買下土地,大興土木,先行動工把學院建成,然後再要求耶穌會總會及葡萄牙國王的撥款支援。這些有趣的爭論理據和個人恩怨,書中都見詳細介紹。

 

按照范禮安的構思,學院的其中一個使命,應該是為日本而立,訓練日本修生是學院的重要功能。所以學院有專收錄日本修生的修院,特別照顧,連食物也依照日本的飲食習慣安排,每周起碼供應兩頓魚類,還有咖哩食物,看來對開拓日本後來的咖哩食制有一定貢獻。學院還特別加建風呂,讓日本修生每月兩次浸浴。怪不得研究結果,發現學院教堂的前璧,即大三巴牌坊,有甚多日本工匠參與建造。雖然大家都承認,學院和教堂的原設計師是來自義大利的Carlo Spinola神父, 但後來幾多改動實在難以考證。Spinola神父日後也是在日本的教難中殉道。事後檢討,范禮安籌建聖保祿學院甚有先見之明,在日本教難期間澳門接收了大批日本天主教徒,後來都融入土生族群,學院也接收不少日本修生和神職人員,他們在學院受訓後派回日本繼續傳教,死於教難者眾。大三巴遺址的地下室曾收藏不少日本教難殉道者的骨殖,除了少量留下外,現今遷移了去路環的聖方濟各堂。聖保祿學院的倡議者范禮安在澳門死後也葬於此地。

 

耶穌會在1762年被羅馬教廷強迫解散,會士遭逐出澳門,會產由澳門市政府沒收,聖保祿學院也隨之關閉。學院經過長期廢置後,連大炮台拍賣,曾先後闢作軍營的養馬場,也曾經成為因「禮儀之爭」,在中國奪權成功的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基地,教堂用作堆放柴薪。到1835年一場大火,教堂修院都夷為平地,剩下今天的遺址大三巴牌坊,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改建為澳門歷史博物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