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星期日

米芝蓮變身




2009年版的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看來公關非常成功,傳媒爭相報道,城中「食家」也紛紛拿作話題,讚揚的佔多數。

大部分人的意見,是《米芝蓮》雖然不改對五星級酒店那種講究裝修和服務的食肆的偏愛,但今年總算從善如流,跟隨香港人的飲食口味,一些街頭巷尾平民廉價食肆也派員試食:北角和富的阿鴻小食、西貢六福、旺角添好運小食、深水埗容記小菜王都評為一粒星,與福臨門、農圃、鏞記等闊佬飯堂並列。

不過,我覺得《米芝蓮》這種迎合香港食客口味,連環頭環尾小食肆也去試食評分的做法不一定可取。他們的試食員以外籍人士居多,華人只得兩個,對香港的平民小食肆不一定有足夠認識。

如果真正要求這幾個試食員跑遍港九新界,連街坊食肆大牌檔街頭小吃也逐一認真試食評分,恐怕試食員在香港兩年,每日兩餐,也不可能每間試過。更可能是他們或是參考了報刊上的食肆介紹,或者找到飲食界中人搭路推薦,才去試他十多廿間。吃的食肆不夠多,選出來評分的便不足夠代表性,也就不能擔負起飲食指南的作用了。

與其容忍這些偏差,《米芝蓮》不如乖乖回到原來定位,當高檔食肆指南算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