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意識中,香港跟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沒有你我之分。
香港的人口中,百分之六、七十的祖籍是珠江三角洲,都是近六十年的移民和後代,所以我們的主流方言是「粵語」,俗稱「廣州話」或「白話」。我們的飲食習慣,都帶有濃厚的珠江三角洲風味,以稻米為主食,魚、肉、蔬菜不避。質素好點的食制,來自廣州,我少時還慣聽「省城」這個稱謂。廣州昔日是一省之會,官商雲集,發展了高規格的飲食潮流。香港人習慣上茶樓,源自廣州的「一盅兩件」、「星期美點」。香港人傳誦的「羊城美食」、「太史蛇羹」都是源自廣州的美食。
我父、母親最鍾愛的娛樂是看粵劇,他們叫「睇大戲」,其實是北方劇種的本地化。他們日常聽電台廣播,喜歡粵曲,昔日的大老倌如馬師曾、紅線女、任劍輝、白雪仙百聽不厭。我父親時常嘆息,雛鳳的做手唱功,難望師傅項背,更小的一輩,更加毫不足觀。他們的一代,量度標準便是廣州。傳統上粵港本來便是一體化,不分彼此的。
香港的通俗文化自成一格獨立發展,是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的。隨著香港免費電視興起,才有電視肥皂劇的出現,香港本土編寫製作電視劇,配以本地粵語流行歌曲,逐漸成熟,80年代瘋魔整個東南亞,建立香港通俗文化產品的品牌,可惜今天竟然無以為繼。
前幾周參加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的「粵港一體化」研討會,講者主要是內地和香港研究經濟的學者,著眼點是經濟發展和基建的布局策劃。我叨陪末席,客座主持其中一個環節,主題是「粵港文化一體化」。請來的兩位講者都是老朋友了,一位是香港作家,現已「京漂」的陳冠中,一位是有豐富香港和內地媒體工作經驗的資深傳媒人陳慶源。
陳冠中是七十年代香港首份城市雜誌《號外》的主要搞手之一,開出香港「挖掘式報道」的新聞報道風氣,也把香港式半唐番文字發楊光大。《號外》文字西化,中英夾雜,版面設計前衛,影響了香港新一代寫作人和廣告人。《號外》後來還分別衍生了台灣版和內地版,可見影響力之大。
陳冠中曾當電影編劇,也參與過電視頻道籌劃,足跡踏遍香港、台北、上海和北京。他說現在主要在北京居住,專職寫作;間中南下香港出席演講會,看來生活足夠逍遙了。
陳慶源在大學時代便積極參與「香港青年文學獎」活動,與一班志同道合之士開辦了曾經傳誦一時、帶領香港文學風氣的「青文書屋」。他大學畢業後投身傳媒工作,舉凡報章、雜誌、電視、電子媒體無不參與,跨地域工作經驗豐富,現任《亞洲周刊》的策劃總監。不是從他口中道出個人在香港和內地的傳媒工作經驗,我們局外人不會了解,香港與內地媒體工作者之間的互動,原來十分密切。
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
香港與廣東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