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0日星期三

誠品風暴


喜歡遊台北時逛誠品書店的香港遊客大概沒有留意,誠品正與台灣的出版社展開一場圖書進場條件的大戰,結果可能令誠品停止銷售不向他們開的條件屈服的出版商。

台北書店一向沿用的制度,是圖書出版後,由出版社主動向書店發貨,慣常做法是進貨三個月後書店先把帳項結清,然後判斷圖書銷量,決定是否補貨。如果進貨過多,則酌量退貨。

這個先結帳後退貨制度巧妙之處,是出版社出貨到書店三個月後便有現金回籠,可以支付印刷費和作者版稅。只要出版社不斷出書,把發書量加大,回籠的現金便愈多,足以暫時應付債務,繼續運轉。至於發出去的圖書能否賣出,還是在書店積壓幾個月到一年後大量退回,則是下一階段的事了。

近年台灣出版大崩壞,平均退書率高達百分之六十,書店積壓嚴重,負担賣不出去積壓圖書貨款過重,於是書店有改制之議,利用新制度减少預付,改善現金流轉情况。2005年,擁有超過100家門市的金石堂率先起義,宣佈延遲結帳,但因為積欠出版社的貨款過多,以金石堂的門市實力,出版社也不敢停止供貨,只好舊帳暫緩,新貨先清。

今次誠品的新供貨條件,是出版社先需支付一筆B2B上網費用,並更改現時的結帳制度,改用寄售制。誠品要求出版社先把存貨購回,然後以寄售方式發給書店,書店按每月實銷數量結帳。新制度一旦實施,出版社要張羅一筆現金把書店的存貨贖回,很多出版社根本就拿不出這筆錢;跟著採寄售制度,書店賣多少書結多少帳,出版社的現金周轉更加困難,兩面受壓,能不嘩然?尤其是小型出版社,現金流肯定會出現因難,不關門大吉才怪。

這次誠品態度強硬,不依條件的出版社的書索性不賣,且看最後勝負誰屬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