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日星期三

周壽臣故事


且談談清末洋務運動其中一個小環節:大清留美幼童的遭遇。很少人會留意,原來這批留美幼童中不乏廣東人。原因是早期中外通商集中在廣州、香港和澳門,廣東居民有較多與外商接觸的經驗,部分可能懂得英語,對遠赴外地上學接受教育,不如北方官宦之家般抗拒。北方官宦子弟要晉身仕途,可憑傳统科舉出身,逐層向上爬。香港和澳門,廣東留美幼童並非出身纓簪之家,白丁出身,朝延上無父兄叔伯照顧,要晉身仕途,需另覓途徑,當留美幼童未始不是一條較佳的出路。大清推行幼童留美,幾次微召還未能填滿學額,最後只好來廣東召募化外之民的子弟了。

今時今日,內地稍有錢財或權力的父母,都各出奇謀,不惜花大錢,要把子女送到歐美留學鍍金,他們肯定想像不到,百多年前,政府肯發包船票學費食宿生活費的全額獎學金,竟然無人問津呢。
大清幼童留美計劃並不成功,朝廷中有人對幼童剪辮,只習西學不及中學,行為舉止日漸洋化不滿,反對和批評者眾,最後連鼓吹洋務運動至力,支持大清幼童留美計劃的洋務大臣李鴻章也頂不住壓力而放棄,朝廷遂終止留學計劃,把幼童撤回中國。留學美國的幼童回國後有何貢獻呢?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清末民初辦外交最出色的唐紹儀,及負責建築鐵路的詹天佑等寥寥幾個。

這批清末留美幼童之中,原來有一個地道的香港人──周壽臣。他是世居港島的香港原居民,被徵召加入留美幼童時,已在香港中央書院(即皇仁書院前身)上學。

一如其他留美幼童,周壽臣並沒有完成學業,回國後先在天津海關出任閒職,後調任朝鮮海關,也曾出任天津招商局職位,仕途最後是升任關內外鐵路(京奉鐵路)總辦。
周壽臣辭官後回到香港,反而能成一番事業。他在香港經商,是當時不少華資大行的董事,協助成立純華資的東亞銀行。他在香港先被委任為港府的定例局(即今立法會)議員,後再進一步,成為首位議政局(即今行政會議)華人議員。有興趣多了解周壽臣生平的朋友可參閱鄭宏泰、周振威著的《香港大老──周壽臣》一書。本書作者之一的周振威是周壽臣的孫子。我初時還以為他們家族中藏有周壽臣留學生活的日記和照片,可以補救其他資料來源的不足,閱讀完全書後,才了解連家族中人,手頭也無資料。周壽臣作為香港歷史重頭人物,竟然未有找到他作為大清留美幼童的生活鱗爪點滴,也實在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