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4日星期二

北京書展


今年的「北京書展」在八月三十至九月三日間舉行,九月二至三日對普通市民開放,收二十元入場費,其他時間則專為業內人士而設。很難想像誰個普通市民會花二十塊錢入場,看看國內外出版近況,而且只看不賣。

內地各省、市都把出版單位集中起來,以省、市名義參展,也有些是幾家大出版社集團化的,都有攤位,而且規模很大,看來對「北京書展」很重視。

「北京書展」不設賣書服務,內地出版的圖書主要是針對本地市場,買賣版權不會帶來幾多銷售,也沒有太多圖書適合國外市場,相信參展的出版社大多數會空手而回了。要算經濟效益,出版社的投資不可能收回。依我看,還是「俾面派對」色彩較重。

國家雖然有向外國推廣內地出版圖書的目標,特別津貼優秀圖書翻譯成外文,但要成功市場化,令外國出版商覺得有一定市場,願意投資,看來還需假以時日。內地火紅的選題,不一定適合外國的閱讀口味。試問有幾多個老外有興趣讀電視名咀寫的中國歷史人物的翻案文章,或《論語》新解?他們連《三國演義》和《論語》都感到陌生呢。

(德國館的活動)
(上:交流講座;下:吉騰堡印刷機示範)



今年「北京書展」的主賓國是德國,看來雙方如魚得水,合作愉快。「德國館」不惜工本,設計出眾,圖書出版業界空群而來,看得出他們的用心。展覽館除展出德國出版新書外,還專門收集多年來翻譯成中文的德國名著,令人大開眼界。從黑格爾到康德,從尼采到祁克果,從韋伯到哈貝默斯,從哥德、席勒到格拉斯,原來德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作品對我們影響甚深,不是以專題方式展出展示,大家不一定記得起。

「北京書展」主要目的,是向內地出版單位介紹國外的新書,同時也把內地本年度出版的新書,介紹給外國出版社,以促進版權買賣。出席「北京書展」的,以出版社的編輯和版權買賣負責人為多。

近幾年所見,「北京書展」越來越受外國出版社重視。早期參展的英、美出版社,多由香港公司,或者東亞代理商作代表,聊備一格。近年來形勢開始改變,出席「北京書展」的,起碼是出版社的二線人物,或東亞地區銷售總監,可見他們對「北京書展」日益重視。原因有二:一是內地出版社近年積極引進外版圖書翻譯,英、美出版社有望讓授版權,增加收入;二是大家期望中國開放外文圖書進口,先來探路搭路,避免一旦開放後人一着。反觀「香港書展」和「台北書展」,英、美出版社負責人來的寥寥無幾,要訂貨和洽談版權,在「法蘭克福書展」、「倫敦書展」、或者「美國書展」一早談好了,不用遠道而來。「北京書展」不同之處,是外國出版社到來,與內地地區出版社或目標顧客親自接觸,較多成功機會。

(北京書展的英、美參展商,不少世界性的出版社都來了)


中國近年國力提升,致力與國際接軌,令西方出版社垂涎,急忙親近,也是一個原因。雖然能真正從中國市場賺錢的英、美出版社依然是少數,但大家還是注目這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希望作好準備,到全方位開放時不會失去機會。「北京書展」這分魅力,香港、台北怎能取代?

6 則留言:

  1. 關生, 您的博客很好看, 讓人長不少書的知識.
    記得訪問Toby Eady時,他提到中國很努力引進外國的作品,假以時日,如果外國不翻譯中國的東西,中國也會知道,對出版的交流不利,所以他努力發掘中國作家. 其實除了文學作品外,中國還有什麼方面的出版,外國會有興趣呢?

    回覆刪除
  2. Yiyi,

    多謝讚賞。我希望能把個人的一些讀書心得,和訪書店參觀書展的觀感,與同好分享。

    查了一些Toby Eady的背景資料,欣賞他介紹中國作家給西方世界的熱心。中國出版物適合西方讀者口味的寥寥無幾。要做好這個工作,需要對東,西方文化有湛深認識。可能要兩邊的高手共同合作。

    關平

    回覆刪除
  3. 關生,看到這篇文章,分享下:)
    http://book.sina.com.cn/news/v/2007-09-11/1139221015.shtml

    回覆刪除
  4. Yiyi,

    謝謝附來連結文章。我認為走向世界缺乏的並非經紀人,而是能面向西方世界的出版物。

    關平

    回覆刪除
  5. 單看照片,也發覺北京書展與以前已大不相同了。中國市場大,很多外國出版社也垂涎。香港書展Book Fair以散貨為主,實在難與北京書展exhibition相比。聞說今年法蘭克福書展以中國為主題館,實在非常期待。

    回覆刪除
  6. readandeat君,

    2009年的法蘭克福書展才是邀請中國作主題館,不是今(2008)年。

    前幾年以韓國作主題館,已把我們老祖宗的古老做紙技術和活字木板印刷佛經當作他們的出版印刷歷史介紹過了,且看明年中國館如何。

    關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