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7日星期二

Newspeak


對新一代近年時興的口語,我真的再跟不上,不明所以,也不懂反應。只好承認自己年華漸去,被時代淘汰,用新一代的說法,真的「歐」(out)了。聽別人說話好像另一種陌生的語言,怎可能「煙」(in)起來。「對我來說,簡直全是希臘文」(It’s all Greek to me) 。

例如,他們有一個新名詞叫「野食」,即是食物的意思,引而申之,另有新名詞「野飲」,即飲品也。慣常用法舉例:這家餐廳的「野食」不錯。那家的「野飲」不合格。

食物和飲品為什麼一下子「野」起來,無從考究。我懷疑是誤用的結果。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時會說:「這裡有東西吃」,轉作廣東口語是:「呢度有嘢食」。「呢度」是「這裡」,「嘢」是「東西」的口語,「食」是「吃」,句中的動詞。「有嘢食」不能轉為「有食物」。

另一時常聽到的慣用語是:「噢唔噢崎」。此語轉借自英語,問別人是否事事妥當,如用「每件事都準備好了嗎?」,較接近英語(Is every thing okay?)的原來用法。典型廣東口語答覆,是「都準備好了」或「還未準備好」。例如,有人請客吃飯後,問客人食物「噢唔噢崎」,應該怎樣回答?說食物很「噢」或是很「崎」?正確問題是:「食物合唔合胃口」?簡單答案應作「合」或是「不合」。如果把問題改為問「D嘢食噢唔噢崎」?可以如何回答?80/90世代有以教我乎?

有一次看電視的新聞報告,訪問一班剛接到會考成績的中學生,電視台記者問他們:今年找工作容易嗎?有一學生回應:「噢崎難」。他實際說什麼?「還可以」還是「很困難」?「很容易」還是「不容易」?「噢崎」還是「難」?

只好效奥威爾(George Owell)在《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 Four)小說,歸納為「新語言」(Newspeak)。

7 則留言:

  1. 哎呀!

    我上次就是跟你說「這個書封面 OK 靚」!

    回覆刪除
  2. 語言文字是約定俗成的,會隨時代而轉變,這與《一九八四》的情況不同,小說中語言和文字的轉變是出於政府控制人們的思想。

    回覆刪除
  3. Interesting! I have been having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this kind of "Canto-English," sometimes, I just do not even know what it stands for! The worst one I ever encountered so far is "un頂牙ble"

    回覆刪除
  4. Barry,

    你出指奧維爾原來的意思甚是,這裡只是借用,與新一代的小朋友調侃幾句。

    關平

    回覆刪除
  5. 第一次留言。

    看完這篇文章,有啲驚﹗死,我也是說「嘢食」。

    當然,我不會離譜到將「嘢玩」當成名詞。

    敢問廣東話「食物」應該怎樣講呢?

    回覆刪除
  6. readandeat君,

    廣東話似乎沒有「食物」這個名辭,只有「東西」,即「嘢」。如「有嘢食」,「D嘢好食」,「食セ嘢」。或者說得更具體:「D魚好食」,「D雞好食」。


    關平

    回覆刪除
  7. 再搭嘴:

    可能叫「食得嘅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