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

基辛格《大外交》





剛讀完基辛格的《大外交》中譯本,感觸很深。《大外交》是從拿破侖戰爭後歐洲的近代史談起,從梅特涅主持下的維也納和會,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整個歐洲的環境,拿來與二戰後美國主導的世界局勢作比較。

拿破侖戰爭後的歐洲歷史,剛好是我上高中時的西史課內容,相對熟悉。少年時代,對梅特涅在會議上把歐洲左切一刀,右割一塊去滿足戰勝方的列強,讓戰勝國得到報酬,不顧當地人民意願,很不以為然,認為他只顧大國間的勢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忽視拿破侖戰爭後,燃點起的民族主義,當時各地人民對民族獨立和民族國家整合的要求,結果種下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歐洲列強之間的衝突連連,戰事不斷,平民死傷無數。日後的德國和意大利出現統一運動,把維也納和會的佈局打破,在瓜分積弱的奧斯曼帝國時,把巴爾幹半島割出,煽動各民族追求獨立自成國家,卻因為居住社區交錯,宗教和種族糾紛無法避免,最後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這都是勢力均衡論種下的惡果。到十多年前東歐集團解體,南斯拉夫這個多民族國家四分五列,出現大規模滅族屠殺,其實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的延續。

基辛格對現代全球策略的看法,與梅特涅很相似:他認為現今世界上幾個強國並列的趨勢難免,格局已定,因大國的地緣政治形成力量,所以他主張放下各國間意識形態分歧,實事求是地劃分勢力範圍,互相承認對方的影響力,並致力通過協商去尋求和平,避免戰爭。基辛格提出的,是冷戰結束後新的勢力均衡論。

這種非意識形態的世界觀,與我們少年時代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看法極度南轅北轍。按基辛格看法,維也納和會有效解決世界上國家之間的摩擦糾紛,換取短暫和平,避開戰爭。歷史經驗是維也納和會後,歐洲起碼換來五、六十年的和平。

中國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經濟實力冒起,內地有關大國崛起,按中國模式釐定國際關係的說法,逐漸成形。倒不知這些新一代的民族主義者有沒有注意基辛格的《大外交》式世界局勢思維,撇開意識形態,重新今天檢視世界,找出新的勢力均衡下中國的新位置。

3 則留言:

  1. 我真想細讀基辛格這本書,相信是言中有料的一類思想生命的反省。他經歷過我們認識的年代,不同的是一般人只能看到表象,而他是從內部參與及思考,留下頗有影响力的歷史效果,我估,那是本值得花時間一讀的當代史書。
    基辛格的博士論文就是論及對1815維也納和會有重大影響力的梅持涅,他的思想主要是貫穿一點:分而治之。目的是尋求均勢,將非戰局面延長。梅特涅最祟拜法國路易十三世的宰相黎塞留紅衣大主教(Cardinal Richelieu)基本是推動國家至上論的治國及外交方略。黎主教基本上受意大利政治哲学思想家马基维里(Machiavelli)的影響。
    關平的書評介,導我走囘老遠的文化符號的再溫習。21/8/2011 曾白水

    回覆刪除
  2. 白水兄,

    基辛格在書中用了一定篇幅解釋了梅持涅以黎塞留為師的想法。黎塞留雖然是紅衣大主教,卻把法國國家民族發展視為比天主教會主宰世界更為重要,開啟了歐洲政教分離的重要一頁。

    回覆刪除
  3. 忘了補充,黎塞留是大仲馬小說"三劍客"/"三個火槍手"/"俠隱記"中的奸相。黎塞留雖然是紅衣主教,一生捨棄教會,為建立法國民意國家努力,看來在法國風評欠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