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

《失落的符號》



趁放假花了兩天時間,讀完了《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的新著《失落的符號》(The Lost Symbol)。發覺無論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編排,故事橋段,兩書極其相似,後者有如前書稍作改寫。

同樣是個驚險故事,主角還是大家熟悉的哈佛符號學教授羅拔蘭頓,只不過這次不是被安排去巴黎的羅浮宮,由被殺館長的屍體去逐步開啟羅馬天主教會加上聖殿騎士團合力隱藏的「聖杯與聖血」秘密,而是應老朋友,共濟會長老彼德所羅門邀請,來到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大樓圓頂大廳,發現彼德被切下來的手掌,作為邀請他參加探討共濟會一個長時間保持的秘密的解謎者。

故事中相近的人物,除了館長換了長老外,羅拔的助手也由館長的孫女蘇菲換了長老的妹妹嘉芙蓮。故事的歹角也從「天主的事業」僧侶西流士,換成滿身刺青的怪人馬勒克。兩個故事都是羅拔一方面要與歹角競爭解開幾百年留傳下來的秘密,一方面要逃避巴黎警方或中央情報局的控制和追捕。

與《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比較,《失落的符號》故事範圍不大,來來去去,都是華盛頓的中心,國會大樓、國會圖書館、華盛頓紀念碑,而且,故事集中在一個晚上發生;遠不如《達文西密碼》,從巴黎羅浮宮開始,連跑幾所教堂,還要遠赴蘇格蘭和羅馬追尋傳說的遺跡。《失落的符號》所需要的資訊,往往只要通過中央情報局的電腦系統,很快都能查出來了。

《失落的符號》拿共濟會作背景,其實能提出的歷史秘密不多,共濟會雖然是西方的一個秘密會社,但相對公開,會員並不故意隱瞞身份,加上西方不少國家的政要富商權力人士都是會員,會社也是重要城市的公開建築,所以不算特別神秘。去維基百科一找,他們作為歐洲石匠行會的源頭一下子都能找出來。

相對來說,《達文西密碼》的背景豐富得多了,首先觸及西方人的基督教信仰,從而引申到「聖杯與聖血」的傳說,被隱藏的聖經,再加上郇山隱修會和「天主的事業」(主業會Opus Dei),連上古老的聖殿騎士團傳說,使小說更多枝葉引人入勝。當然,教會對小說的公開抗議也帶動了銷售量上升。

丹.布朗很懂得說故事,能抓住一些令人驚異震撼的懸疑情節,五百頁多一點的篇幅,故事算得上高潮迭起、冷場不多。但我懷疑,華人讀者有多少人會對共濟會的秘密感興趣。

2 則留言:

  1. 十分詳細的故事摘要.多謝. 不知是否丹.布朗已經江郎才盡, 才再次寫出類似故事.

    Wing

    回覆刪除
  2. Wing 君,

    多謝來訪。

    不過,我對Dan Brown的意見可能有偏差,他準確計算幾時來一個高潮,幾時吊一吊讀者的好奇心這種斤斤計較的小說寫作手法,雖然西方驚險小說作家如Stephen King、John Grisham時常使用,我卻覺得太多商業考慮。此所以讀完”The Da Vinci Code”後,我更懷念Umberto Eco在”The Name of the Rose”的深度。

    關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