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9日星期二

香港書展2008

執筆時是今年香港書展的第二天,未有機會查閱書展大會當局的數字,據我自己的印象,今年入場人數應勝去年。第一天早上已見人流擠擁,雖然未見會展中心門外排長龍打蛇餅,但我懷疑是分流排隊的策略使然,進場的觀眾都給分流進舊會展演講室那邊,轉一個大圈才回到進口大堂,所以不見人龍,卻感覺進場人數增加。

書展開幕前,眾參展商眾口一辭看淡,說今年世界經濟不景氣,恐怕顧客的消費力下降。但展場內全不是那回事,大家依然蜂擁進場,人潮把場館迫爆,購書熱潮有增無減。

我的結論是,香港書展已成為香港市民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式活動,一家大小齊齊進場,見有合口味有需要有折扣的書便大手採購。看見頭兩天的銷售額,參展商都相信,今年應該會再創佳績。

毋庸否認,香港書展本質上是地攤式的大賣場,大多數市民是來趁熱鬧撿便宜貨,令重視書展文化內涵的文化人看得很不順眼。但如果承認香港市民正正是趁熱鬧貪高興來執便宜貨的消費者,則不難發掘出香港書展的特出之處,讀者搶購大路貨之外,其實有很多熱門話題暢銷以外的選擇。

香港書展的講座有不少文化性甚強的作家,如美國用英文寫作成名的哈金,現時在中文大學客座的北島、台灣來的朱天文和張大春、內地來的閻連科和《大國崛起》策劃人麥天樞、還有封筆20年的香港作家鍾曉陽。都是響噹噹的名字,也吸引了不少捧場客來聽講。一句話,多元活動,各取所需。

明星歌星進場簽名,固然有吸引力,但堅持銷售另類書服務小眾的參展商亦大不乏人。看為數不少的佛教坊和基督教出版社,都別樹一幟,一樣有人捧場。這裡且介紹一些香港書展大賣場中的「另類」展品,看你有沒有走漏眼。



「另類」攤位設計



















遊戲˙教具˙模型


















剪紙˙琴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