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5日星期二

再談博益


記者朋友找我詢及有關博益的消息,大抵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我還在圖書行內,記者想了解行內人士對這樣一家重要的綜雜書出版社停業有何看法;二是因為我曾在博益工作過一段時間,可能對這家出版社的早期緣起、發展和近年的變化有一定的體會。

先說前者,直至停業為止,博益在近二、三十年一直是香港重要的綜雜書出版社,每年的出版量有好幾百種新書,加上再版書,累積應該超過五千了。近年博益的影響力比八十全盛時期當然下降了,但仍跟在天地、皇冠之後,書店的銷售額應與明窗相差不遠,依然是今天香港讀者一主要精神食糧供應者。正因為讀者眾多,不少著名作家都在博益出過書,是大家心目中的大出版社,突然停業才引起這麼多的迴響。博益陪伴了二十幾到三、四十歲一代的成長,不少香港本地作家的第一本書都是交給博益出版的,大家都有一份感情。

不過,從行內人的立場看,香港的出版業一向是此起彼落,有新加入者,也有舊人退出,一入一出無甚出奇。這十多年來,結束的出版社數量可觀,只不過他們規模較小,未受注意。

較多網民關心的,是博益停業後曾經出版過的圖書版權如何處理。本來最佳安排是把出版社連合約和商譽一同轉授。正如昔日TVB-HK把電視企業賣給南華早報集團,博益歸另一公司擁有,繼續運作。不過,經此次宣佈停業,引起作者激烈反應,博益的名聲肯定受損,商譽會受影響,能否賣出成疑。另一合理安排是把不打算再版的圖書版權交還作者,把有再版價值的圖書版權轉授給其他出版社。這個安排有助減低作者的怨氣,轉授版權,博益主事者有收入,有興趣接手的出版社豐富了書源,作者可以繼續收版稅,三方面得益。但這個安排要把現有的幾千多本書的版權篩選,非行內熟悉專業人士不易辨別價值。不過,並非曾在博益出書的作家都是受害人,撇開已出版的圖書不談,有興建繼續寫作又有潛力的作家,大可以另揀良枝,把作品交給別家出版社,繼續出版。

這裡試回顧一下博益成立的源起,八十年代在香港綜雜圖書出版市場袖領群雄的原因。

博益本來是香港電視(俗稱無線電視)屬下的一家出版社,當時電視台主事人的想法,是無線電視還未盡用政府發牌容許的最高廣告時段,與其任由電視台的廣告時段浪費掉,倒不如投資一些電視以外的業務,利用剩餘未賣出的廣告時間來為這些新業務作宣傳,增加整體收入。所以博益在八十年代可以在無線電視上打廣告,宣傳效果其他出版社無以相比,吸引到不少香港名牌作家投效。

博益也是香港最早以現代企業手法經營管理的一家出版社。當時是香港第一家與作者簽訂合約讓授版權,清楚列明條件和酬勞。博益每三個月結算一次,讓旗下作者知道每一本作品印數多少,存貨多少,最近三個月售出多少,結算版稅。大家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問題,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博益之前,香港的出版業還是處於文人辦出版階段,大多數圖書出版沒有稿費版稅,出版社肯為作家出書已算是極度幫助。就算一些商業性質較重的出版集團,也是沒有合約,作者交來稿子隨便給些稿費,作品在日報連載後,再在周刊刊登,跟著在月刊刊登,最後結集出單行本,付一次稿費,稿子價值盡用。不信,可問問倪匡和亦舒兩兄妹,便知大概。王澤的老夫子夠受歡迎了罷?從少時出版到今天,共賣了多少冊?不妨問問王澤拿過多少稿費版稅?

今天對博益停業的最大迴響,是指摘他們的版權合約霸道,簽了便一生一世,不讓作者另尋機會。其實簽訂合約是雙方協議,你情我願,說不上對誰更公平。新人與出版社簽訂合約,當然有所付出,但出版社一樣要投資,捧紅一個新人需要幾多時間和資源?書印刷出來賣不出去誰會可憐?今天正恰好是出版社拒絕投資培養新進作家的時代,大家寧願出高版稅挖角,有意投身寫作的新人只好自己掏腰包自資出版。上世紀八十年代是版權不清的年代,博益以簽訂合約,列明雙方權利義務,清楚計算版稅,不拖不欠的經營手法,取得不少名作家的信任,紛紛投效,才能異軍突起,佔領市場。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鄭君略拉隊過明報,才有明窗跟進,以同一手法加入競爭。

博益的版權讓授合約並非千篇一律,蔡志忠、龍應台、詹宏志、黃裳、張申欣的合約便只限香港本地,台灣和內地他都保留另外處理;丘世文的合約便加上年限和交還條款,所以過身前後可以另外安排出版。博益也曾代表紀文鳳、文綺貞、宋韶光等香港作家安排台灣出版,另還代表作家在香港及新馬採取法律行為禁止盜版,上法庭訴訟的律師費都是由博益付,目的是保障旗下作者的權益。如果作者的合約諸多保留,出版社可作的保護權益行為也會相對減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