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5日星期一

鄉土中國與香港歷史



北京三聯在六、七年前開始,出版一輯《鄉土中國》系列,用報告文學式筆端帶了感情的筆觸,加上大量圖片,陸續介紹了好些還保留著傳統中國鄉村特色的鄉鎮。其中王振忠著,李玉祥圖的《徽州》是這個系列的第一炮,令我印象最深。貧瘠的安徽鄉鎮,竟然還保留這麼多古舊的特色建築,畫牆石雕、木窗裝飾、磚雕美工,叫人目不暇給。正是因為徽州本身先天條件缺乏,才迫使鄉民出外謀生,藉清代漕運發展了他們的商業,開錢莊,當舖,當鹽商,累積財富,成為富甲一時的清代徽商。徽商富貴不忘故鄉,一方面回鄉大興土木,經營巨宅,一方面督促子弟勤奮向學,考取功名。有清一代到民初的知識分子,徽州人並非少數。大家最熟識的近代思想和學術啟蒙者胡適,便是徽州子弟,中國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是胡適的本家。

沿同一出版思路,近年香港三聯也編了幾本「香港地區史研究」,讓我們通過閱讀,重新檢視香港各傳統社區。「香港地區史研究」本來是學術論文結集,是幾個學者收集鄉誌、縣誌、族譜,加上採集口述歷史,對照相關文獻,為讀者重新繪畫鄉鎮的歷史發展面貌。


我剛讀完陳國威編的《粉嶺》,甚覺有趣。書中介紹的粉嶺,有龍躍頭鄧族的源流,崇謙堂基督教會與客家社區的建立,聯和墟的建墟起緣,以及先天道進入粉嶺建觀建壇的歷史。這些研究既是歷史記錄,也觸及區內居民生活的鱗爪,雖屬學術文章,但讀來不覺沉悶,活生生的居民和建築物躍然紙上。

《粉嶺》對我個人特別具吸引力,原因有二:其一,我大學時一位老師,來自倫敦東方及非洲研究學院的Michael Palmer剛在粉嶺住了兩年,作人類學的參與觀察,喝酒閑聊時間中會透露他一些研究心得。Michael後來放棄人類學,改習法律,現在英國的大學當法律教授。其二,幾年前我曾在粉嶺的鄉村住過一年,周末行山多次到訪區內的文物徑,特別欣賞龍躍頭、龍山寺、崇謙堂等別具特色的建築,也對龍躍頭一帶的不同源流族群犬牙交錯的居住模式深感興趣,很想清楚了解。《粉嶺》一書雖然是學術文章,但寫得深入淺出,加上不少圖片,甚為可讀,為我解答了不少疑問。有興趣讀者可攜帶這本書親去訪尋,書本與實地互相引證,肯定會有所得益。

值得特別注意是崇謙堂:龍躍頭崇謙堂是個客家族群,由瑞士巴式差教會建立,崇謙堂的客家族群與太平天國有一定關係,太平天國失敗後, 部分追隨者逃亡到香港新界,在粉嶺安家落戶,後來反成舉足輕重的社群,與本地圍村鄧氏原居民分庭抗禮。崇謙堂族人中凌家一直是牧師,後來出了個凌道揚,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創辦人之一,從大埔道進入崇基車道的牌坊上的對聯是他手筆;崇謙堂族人中另有個徐仁壽,改信天主教,是兩所華仁書院創辦人之一,後來才交給天主教耶穌會管理。英治時期香港第一位華人司局級官員徐家祥便是徐仁壽的兒子,徐家祥在二十世紀六十年末曾官拜華民政務司(相等今天特區政府的民政局長)。徐家的大宅到今天還矗立在龍躍頭,正待價而沽。香港的政府和保育人士都不懂香港歷史,未聞有誰去關注。崇謙堂族人女婿還有個歷史學者羅香林,香港大學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士,是中國民族遷移史的權威,他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論文奠定客家族群的身份和歷史淵源,他界定誰是客家人,也是第一個學者把客家人說成是最正統和純粹的中原移民和中原文化保持者。到近二十年,內地學者才通過歷史和社會學人類學新研究,質疑他的定論,重新開展有關客家族群的定義和源起的討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