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黄霑與喇沙書院





 
近日得讀李雪盧著《黄霑呢條友》(黄霑這個人),內容雖然寫幾年前逝世的香港一代粵語流行歌曲歌辭創作鬼才黄霑的生平逸事,但因作者李雪盧年紀與黄霑相若,同屬香港廣告界出身,在無線電視工作期間兩人往來甚密,故書中寫出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香港社會發展的一些觀察,更觸及香港廣告、電視電影、流行歌曲圈子內不少人際關係和現象,對側面的香港社會增加不少感性知識,確實屬難得之作,值得細讀。 

李雪盧寫黄霑上學的一段,外地讀者和較年輕的香港讀者可能不太明白。黄霑在廣州出生,解放前在廣州的基督教學校上學,解放後隨其父親來港,先在深水德貞小學就讀一年,一九五一年轉校喇沙書院,從小五到大學預科九年,然後進香港大學中文系唸了三年,便開始他的職業創作生涯。 

深水埗的德貞小學和中學由天主教寶血會修女辦學,本來是女子學校,但五十年代小學部也收少數男生,中學部則是純女子中學。 

喇沙書院是天主教著名男校,由來自愛爾蘭的基督學校修士會(喇沙會)創辦,初期專門收錄非華裔天主教學生,起碼佔了三分一學生是澳門土生葡人,和來自印度和菲律賓等地的天主教兒童。今天喇沙屬最受家長歡迎,最難入讀的貴族男校之一,公開考試成績屬於頂級,不少父母親遷居九龍塘區,都是為了兒子有機會入讀這家名校。不過,黄霑唸書時喇沙書院並不在現今的校址,而是在何文田巴富街的臨時校舍,由英軍軍营改建而成。界限街的原來校舍在一九三九年被英軍徵用作軍方醫院,香港淪陷期間由日軍接管,闢為軍方貨倉,一九四六年香港光復後,英軍重臨繼續徵用作軍方醫院,到一九五九年才交還給辦學團體,恢復用作喇沙書院校舍,巴富街臨時校舍交還政府,部分保留作公眾運動場,部分用來興建巴富街官立中學,近年改名為何文田官立中學。 

黄霑入讀喇沙書院為何從小五開始呢?原來四、五十年代香港的英文書院編制,是從第八班開始,到第二班便是中五,參加中學會考,成績好才升讀第一班的大學預科,唸一到二年考大學入學試。第八班相等於現在的小五,第七班相等小六,中一是第六班。大多數學生是先讀中文小學,打好底子,再轉校英文書院的第八班入學。 

一九五七年之前,喇沙書院的第八班和第七班每級兩班,在現今喇沙小學位置上課,當時校舍的前身是喇沙書院的附屬建築,要從第六班起才集中在巴富街臨時校舍上課。喇沙小學是在一九五七年由彭亨利修士擔任創校校長,開辦小一到小六,成為一所完全的小學。 

黄霑在喇沙書院上學九年,是寄宿生,自言「給彭亨利修士用籐鞭抽屁股」。昔日男校時常對犯校規的學生施行體罰,以木間尺或籐條打手板常見,犯了嚴重錯誤才會用籐鞭抽屁股。彭亨利修士大概曾當寄宿生舍監。 

彭亨利修士的生平是一則傳奇故事。他在海豐一大地主家庭出生,父親是中共早期骨幹領導彭湃的弟弟,曾與彭湃一起去日本留學,據彭修士說他父親曾在海陸豐當市長。一九二七年彭湃領導海陸豐暴動,失敗後逃亡香港,再轉去上海,因被叛徒出賣被捕犧牲。為了逃避國民黨迫害,彭湃的弟弟也帶了家人逃亡來香港,因為認識曾在海陸豐傳教的義大利神父恩保德,得到恩保德介紹在香港的學校當教師,兒子彭亨利進了喇沙會的聖若瑟書院唸書,中學畢業後加入喇沙會當修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