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星期一

十字軍東征




近月來因工作環境的重大改變,減少了閱讀,也抽不出時間寫讀書筆記,故此在網誌發表的讀書筆記大大減少。幸好近兩周高峰剛過,加上春節假期,時間比較充裕,可重新執筆,希望能夠繼續下去,朋友知我者諒我。

半年前讀完了Jonathan Reiley-Smith(韋利斯勿夫)編的”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rusades”(牛津十字軍東征史),一直想好好談談。本書編者韋利斯物夫是劍橋大學教會歷史教授,對十字軍東征歷史熟悉自不待言˒內容繁複豐富,提出的不少史實錯綜複雜,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趣味,能比較完整論述十字軍東征這段歷史。

十字軍東征從公元十一世紀跨越至十七世紀,六百多年的戰爭和殺戮,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影響之深,塑造了後世歐洲以及中東的阿拉伯世界。戰爭範圍除了我們想當然的環繞爭奪巴勒斯坦地區控制權的戰爭外,其實還包括今天的西南歐的法國和西班牙、東歐的巴爾幹半島、北歐波羅的海地區,稱之為十字軍東征,容易帶來誤解。

本書選擇不同題目的論文結集,除了描述戰爭本身外,也涉及中東地區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和建築對後世歐洲的影響,他們對古希臘思想和學術的保留,傳播和研究,在數學、化學和天文學上的發展,其實當時比歐洲要先進多倍。中東伊斯蘭世界內部的政治爭鬥和分裂、爾虞我詐,也間接幫助了十字軍東征的成功。書中也談及十字軍東征的融資和財政管理,當時與中東貿易的主要城市,如熱那亞和威尼斯兩地,為十字軍東征提供資金和海軍運輸和支援,協助歐洲軍隊稱霸地中海。歐洲世界與伊斯蘭世界除了戰爭以外,還同時保持緊密貿易關係,十字軍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幾個城市據點,雖然在十字軍及伊斯蘭軍隊之間幾度易手,其實也是當時的貿易要塞,並未中斷。

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書中頗為詳細談及因十字軍東征而成立的幾個半軍事半宗教性質騎士修會,如較多人知的聖殿騎士團(The Templars),本來職責是保護聖城耶路撒冷,最後因在歐洲不同國家和封邑影響力太大,財富累積太多,惹起各歐洲王公貴族妒垂涎,被打成異端,遭教廷解散。其他還有馬耳他騎士團(Knights of Malta),一直以地中海馬耳他島為基地,保護去耶路撒冷的朝聖者,後來發展出醫院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和聖約翰騎士團(Knights of St. John),今天的聖約翰救傷隊是他們的旁支。至於征戰北歐的,卻主要是條頓騎士團(Teutonic Knights)。這幾個騎士修會一方面與俗世王公貴族聯手,征戰搶掠,另方面又互相爭權,水火不容,最後不是被俗世王公貴族收編成為個人擴張霸權的私器,便是被俗世王公貴族殲滅,財產全遭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