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香港人多了去歐洲旅遊的機會,無論跟旅行團還是自由行,行程景點中都不乏參觀教堂和博物館,每個城市都是如此,甚為重複,聽說有人回來後對旅行團選的名勝景點不無怨言,來來去去都是重覆看教堂和博物館,覺得乏味至極,多留點時間讓大家去購物豈不是更佳?
大家抱怨的部分原因,問題在個人口味和藝術修養,但也是旅行社如何針對不同旅客群編排行程的困難,這裡不談。如果抱著多參觀多學習的態度,既然基督教(包括舊教新教)是歐洲文化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堂的建築已經是歐洲的重要文化表現,藝術性高,都是幾百年來累積的建築美學結晶,教堂內從天花、壁畫到雕塑,很多都是文藝復興大師的傑作,有機會到此一遊,開開眼界是難得機會,錯過了實在可惜。與其抱怨,不如改變一下自己,想想應從什麼角度去欣賞一座教堂。
英國學者理查德泰勒的《發現教堂的藝術》(How to Read a Church)(李毓昭譯,北京三聯版),對不熟悉基督教《聖經》和歷史的讀者,是參觀教堂前很重要而且合適的參考讀物。書中詳細列出《新舊約》裡的重要故事,援引教堂的實例,向讀者介紹《聖經》的原文和故事的出處。尤其《新舊約》裡人物的簡單故事和動、植物的象徵符號,不是書中介紹,就算身為教徒也可能會忽略。我雖然自小在天主教受洗,上教堂很多,自問對《聖經》也算熟悉,從書中也得益甚多。尤其是教堂裝飾的小節,都是讀後才加深認識。
不過,本書附的圖片和解釋,不少都來自英國的教堂,取材範圍比較狹窄,如果多引歐洲最多遊客參觀的重要教堂的例子,如羅馬的聖百多祿教堂、巴黎的聖母院、科隆主教座堂等,對讀者會更有吸引力。或者有那個有心人會完成這樁功德,白水兄,義不容辭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