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星期四

財富之城──威尼斯

剛讀完Roger Crowley(羅傑.克勞利)有關威尼斯共和國歷史的著作:
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 Lost a Naval Empire (財富之城──威尼斯怎樣嬴取及失去其海上帝國)(台版:《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作為我近年來閱讀地中海和威尼斯的歷史的一個環節,對威尼斯的歷史又再增加了認識。






我對閱讀地中海和威尼斯的歷史發生興趣,起因是近十多年開始去義大利旅行,其後往西班牙和葡萄牙,這些地中海的歐洲國家充滿濃厚天主教信仰氣氛和美侖美奐的教堂建築,加上活潑而色彩鮮艷的民居建築,對我特別吸引。回港後開始尋找有關地區國家歷史的讀物,希望再加深認識。到四年前有朋友相約,一同乘郵輪遊地中海東部的土耳其和希臘,旁及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幾個港口,才開始了解這個地區和海域其實長時間共同分享長遠的歷史和文化,好像有一條線把它們串連起來。這條連線在2000年前是古羅馬帝國,昔日的城市廢墟到今天依然是旅遊熱點。到了中世紀開始,這條連線的軸心是威尼斯。

今天的威尼斯只不過是義大利北部一個著名旅遊城市,以水鄉享譽,漫步其中,令人感覺懶慵閒散,只適宜享受生活、品嚐美食,想不到四百年前,人口才十萬的威尼斯竟然是地中海的重要角色,商船艦隊巡弋整個地中海,跨越三大洲,儼然世界商業貿易中心,文化要塞。威尼斯也是地中海的霸主,沿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到爱琴海,遠至黑海都建立貿易站和殖民地,而且建立龐大的艦隊來保護,隨時與駐地的敵人和其他競爭對手遠洋作戰。



從中世紀開始,威尼斯一直是個重要商業中心,從事地中海東、西之間海上貿易。雖然他們自己信奉羅馬天主教,卻撇開宗教信仰差異,積極擴展貿易對像,與信奉東方正教的東羅馬帝國和更遠距離的伊斯蘭帝國保持緊密關係,設立貿易站,在黑海地區採購西歐缺乏的大麥和木材,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收購西歐亟需而昂貴,從遙遠的東方經多重商隊長途跋涉運來,由阿拉伯商人壟斷的香料和絲綢製品。這些商品採購後都運返威尼斯作集散地,再分銷西歐主要城市。當時威尼斯的東方貿易主要競爭對手,是義大利其他地中海城市如熱那亞、比薩和彿羅倫斯等。

本書內容主要是敘述13世紀到16世紀的威尼斯歷史:包括1203~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348年漫延歐洲各大城市的瘟疫:黑死病,1378~81年的威尼斯與熱那亞一連串海上戰爭,其後威尼斯海上帝國(Stato da Mar)的建立和管治,1453年土耳其蘇丹攻陷君士坦丁堡,在原來的東羅馬帝國韁域上建立龐大的奧斯曼/鄂圖曼帝國,與西歐抗衡,在此後的百多年陸續攻佔巴爾幹地區和希臘領土內的威尼斯殖民地和海軍基地,威尼斯的海上帝國從此結束。

本書對這四、五百年威尼斯歷史的一些片段敘述得甚為詳細,也刻劃出一些我們中學年唸西史科輕易忽略或老師/神父有意無意隱瞞的真相。如:威尼斯響應教皇英諾森三世的號召,答應按雙方協議的經濟條件,為參加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法蘭克大軍提供海運服務。代表威尼斯談判,是由該市貴族推選出來的大公丹多洛(Enrico Dandolo)。他早期曾長時間在君士坦丁堡經商,當上大公時已九十多歲,雙目失明,卻成為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領軍人物,一手策劃攻佔位於今克羅地亞,也是信奉羅馬天主教的札拉港(Zara),繼而攻佔也是信奉天主教但實行東方禮儀的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並縱容軍隊屠城,姦淫虜掠,把君士坦丁堡的貴重寶物財富搶掠一空。現今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前立面的四匹銅馬雕像,便是該戰役搶回來的。近代由於空氣污染嚴重,改用複製品代替,原來的雕像則在聖殿內部展出。

本書對威尼斯建立的海上帝國有較詳細的討論,海上帝國主要指包括爱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许多港口,希臘海岸對開的克里特島,後來接管較接近巴勒斯坦海岸的塞浦路斯等。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沿岸的港口,是昔日從威尼斯到君士坦丁堡,再往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及黑海地區的海路要塞,威尼斯商船在這裡歇息和補給,威尼斯海軍在此駐紮,必要時截擊海盜,保護商船航運安全。戰時也可狙擊競爭對手熱那亞的商船,保障己方的貿易優勢。其中克里特島特別重要,因這個海島面積較大,威尼斯除用作軍事要塞和貨物集散地外,也在島上發展農業,收割穀物,釀製葡萄酒和搾取橄欖油,供應來往商船,甚至威尼斯本市。到1669年坎迪亞(Candia)被奧斯曼/鄂圖曼帝國包圍21年後陷落,在本書也有詳細敘述,失去克里特島也就意味著威尼斯海上帝國的終結。

本書並非學術著作,目標讀者應是一般讀者,所以沒有學術書內容的拖沓枯燥。Roger Crowley在一些事件的敘述寫得很仔細,寫細節不厭其煩,但讀來有時會覺得沉悶,我認為他是參考一些當時的參加者的紀事寫出來的。不過,紀事的作者少不免偏頗,從自己集團的角度看,不夠客觀。如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除了十字軍和威尼斯軍人外,當地經商的熱那亞人的觀點可能有異,君士坦丁堡城內的倖存者當然會另有說法,但本書偏重十字軍和威尼斯軍人的敘事。又如坎迪亞的攻防戰,除了守城的威尼斯人外,相信奧斯曼/鄂圖曼方面應也有人留下紀事,可作對比,但本書不見引述。本書另外不足之處,是寫一些戰爭的技術性場面卻欠細膩。我們讀幾百年前的戰爭描述,因為時代不同,需要了解更多技術性細節,如攻城,海上作戰,都需要解釋背景資訊,才能夠深入了解。我曾重其他書籍上讀過這類材料,但本書卻明顯缺乏。

不過,讀了本書有助從當時整個東西方貿易的角度,了解這段歷史中,威尼斯扮演的角色,及這個人口不多,資源缺乏的海濱城市如何冒起,成為雄霸地中海的霸主兼貿易中心。至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4,5世紀興起,如何衝出地中海,橫渡大西洋和跨過好望角,另闢海路尋找印度,擺脫阿拉伯和威尼斯商人壟斷東方貿易之局,結果開創了海上大發現時代,奠下近代世界歷史大局,也因而宣告威尼斯獨霸貿易時代的結束,改變了威尼斯的世界地位,則非本書範圍,如有興趣閱讀,也是另一故事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