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是上一代粵劇界的傳奇人物,他創作力強,是個多產編劇家,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編寫超過百齣粵劇劇目,還攝製導演過好幾部粵劇電影。他本名江譽鏐,是前清末翰林江孔殷霞公的兒子。江孔殷是晚清最後一屆科舉進士,曾進翰林院,故又被稱為江太史。江孔殷由翰林院辭官後歸粵,居住廣州,以廣東地方士紳名流身份活躍,與友儕名人文章詩酒唱酬,互相呼應,民國後曾出任英美菸草公司經理,並自己經營農場,取名蘭齋,供應自己家居食用的蔬菜、水果和禽畜,因家廚用料精細,烹調獨特菜式宴饗賓客,儼然廣州粵菜一代美食領袖人物。到百多年後的今天,香港仍然有酒樓食肆以模仿江家菜式作招徠,如太史蛇羹、太史田雞、太史豆腐,都聲稱師承江家造法,可見其家族的烹飪出眾,美譽深入民間。
南海十三郎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息影,結束粵劇的編劇生涯,上世紀五十年代移居香港後,因患上精神病流落灣仔街頭,曾幾番被人送往精神病院治療,成為本港娛樂圈的閒話資料,也增加了他生平傳聞的傳奇色彩。
香港名話劇編導杜國威把南海十三郎一生傳奇編成話劇《南海十三郎》,上世紀九十年代搬上舞台,並拍成電影,至今還間中在港演出,並曾在北京、上海等內地城市上演,廣受歡迎,也開了近年來粵語話劇在廣東以外城市上演的先河。香港一般觀眾市民對南海十三郎的認識,我認為與這齣話劇的廣受歡迎不無關係。不過,話劇《南海十三郎》少不免為了劇情需要,人物情節上加入藝術性的誇張,以增加舞台劇演出時的吸引力及娛樂性,不能作人物正史看待。
本港學者朱少璋幾番努力,把南海十三郎在上世紀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四期間,在《工商晚報》連載的專欄文章鈎沉,作了一定校訂註釋,編成一書三冊--《小蘭齋雜記》,分別以〈小蘭齋主隨筆〉、〈梨園好戲〉和〈浮生浪墨〉為副題,交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無疑是喜歡多認識和了解南海十三郎讀者的佳音。
本書文章可分為三大部分:一是作者對參與粵劇工作的回憶,尤其是他編劇活躍期間的創作背景。因他曾在香港接受英語教育,不少劇本是參考歐美電影和文學作品,改編成為受歡迎的粵劇新劇目,這點未見其他研究粵劇文章提到;作者又對粵劇的編劇立場鮮明,如強調劇目的教化功能,拒絕通俗愛情故事,也不屑改編傳統劇目,怪不得他雖然參與的編劇甚多,流傳下來繼續演出的粵劇卻少見,比較多觀眾認識的,大概只有《六月雪》、《燕歸人未歸》等寥寥幾齣。書中文章不乏他與演出編寫劇目的大老倌如薛覺先、馬師曾、陳錦棠、關德興的交往和個人逸事,這些都是獨家資料,罕見其他資料提及;不少讀者會特別關注他與另一粵劇編劇名家唐滌生的關係,如唐滌生曾否跟他學習拜他為師,這段師徒關係未見唐氏提過,但本書中作者卻數次話及。二是有關作者個人的生平經歷。如他的生母未入江家家門已經逝世;又如他曾在香港上學,並在香港大學修讀醫科,這解釋了他編寫的粵劇深受西方戲劇小説影響的原因,亦道出粵劇曾受西方戲劇影響一頁,這點鮮見其他粵劇研究者提及;其後他因在北京唸書的女友患病,離港北上,流落上海,中斷學業,才正式加入粵劇界;又他在抗戰期間遠赴粵北,留在勞軍粵劇學校執教,夥拍關德興從事粵劇宣傳抗日工作,在粵劇界是又一少見提及的異數;又他在五十年代後遷居香港,患上精神病接受治療的一些個人遭遇和經歷,也是少見的可貴材料。三是他對當時香港社會時事,和內地政局事態的一些個人感受和看法,我覺得這部分文章主要是反映作者的心態,也是當時不少文化界人士的想法,不過見解並非獨特,可説要之無甚高論。
不過,如果讀者希望通過閲讀本書,了解昔日廣州江孔殷江太史家鐘鳴鼎食的熱鬧情況,可能失望。江孔殷家境最盛時期,大概是南海十三郎出生前後。他十多歲時被送往學校寄宿,其中好幾年隻身在港,應未有機會參與家中宴會。抗戰勝利後江家已經家道中落,蘭齋農場因戰亂荒廢,太史第再無清末民初時期盛況。所以文章只是間中談及江家的飲食心得。
正如江孔殷的孫女,南海十三郎侄女,已故香港着名食譜作家江獻珠在作品《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中言,她童年雖然在日本侵華香港淪陷前後曾與江孔殷共同生活幾年,但當時適逢戰亂,物資缺乏,很難維持江家的顯赫生活。她對江孔殷江太史家的飲食心得的認識,也只是主要聽長輩輾轉憶述。
南海十三郎成長時期起便一直離家外寓,所以文章少談江太史家的飲食,如有話及,恐怕也只能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