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學時代曾經讀過不少談赴美留學生活的書。最先是劉紹銘寫的《吃馬鈴薯的日子》,寫僅湊夠了錢買機票和交第一個學期的學費,便毅然起行赴美,勇闖新世界,一面唸書,一面捧餐去賺取學費和生活費。該書曾經成為我們一代的留學參考。《吃馬鈴薯的日子》幾年前曾經由香港牛津重新出版,銷量平平。這倒不奇怪,劉紹銘寫的是上世紀六十的留學生心態,對今時今日的香港學生來說,是四十多五十年前的歷史經驗了,還有何參考價值可言?
當年的留學留美作品還有白先勇的《紐約客》,寫留學生的寂寞,當時很覺感動,幾個留學生盛載了幾千年的文化愁思,「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還有於梨華的《歸》和《也是秋天》,寫學成留居美國的中國心無處安頓,眼看著下一代脫離中國文化的又無從引導的矛盾與哀傷。台灣去的留學生,給我們的印象,永遠是肩負起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
到今天呢?大量赴美的,已變了主要是中國大陸去的的留學生了,他們在重複上世紀台灣留美學生的經驗,也出版了不少敘述美國經歷的和生活的作品。不過,作品以個人抒懷的散文佔多數,反而少見文學和小說創作。
近日來讀了兩種個人抒懷的大陸留學生著作,計有沈群的《美國也荒唐》,和吳楚克和尕樂的《美國那些事兒》。
沈群在八、九十年代赴美,留下生活了二十多年,入了美籍,但仍時常拿美國與中國生活比較。他在美生活經歷過起落,對美國的看法比較成熟,好處壞處都看得比較透徹,《美國也荒唐》可作身在內地打算赴美留學生的參考。
吳楚克和尕樂留美只有兩年,其中有一、兩個月去了遊山玩水,其餘日子都在學校度過,生活圈子較狹窄,看事物少不免流於表面,常帶中國式偏見。不過,尕樂還是個小學生,看世界較率直,帶赤子之心,《美國那些事兒》讀來另有趣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