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網上陸續多了動輒搬出咱們老祖宗昔日如何闊、漢唐盛世如何統懾天下、蒙古帝國如何橫掃歐洲、滿清皇朝如何東征西討,奠定中國疆域的言論,為「中國崛起」吶喊。但是種種「懷舊」言論中,卻沒有幾多人曾真正去了解歷史的中國,大家津津樂道的大國盛世,指的到底是漢文化為主體的「文化中國」,還是以武力征戰為目標的「中華帝國」?
所以,復旦大學葛兆光教授近年來發表有關「中國」歷史的文章,尤其顯得重要。這些文章基本上是學術著作,圍繞歷史的「中國」這個題目,提出大多數人可能混淆不清的問題來討論,撥開雲霧,澄清迷障。這些文章近日輯印成書:《宅茲中國》,副題是《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我讀後甚有得益。
現代「國家」或叫「民族國家」,這個對政治實體的描述,只不過在十八、九世紀才紛紛出現。讀過歐洲近代史的朋友大概會記得,歐洲各民族追求獨立,都是法國革命後拿破侖戰爭所誘發的。今日法國的疆界畫定,要等十九世紀才基本完成。意大利和德國的統一,都在十九世紀發生,在此之前,他們都是西羅馬帝國下面的貴族封邑。俄羅斯是個帝國,多民族混合,所以蘇聯解體後發生這麼多民族糾紛。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帝國在十九世紀解體後,巴爾幹半島上錯綜複雜的不同種族和宗教帶來維也納和會後的一片紛亂,既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出現了九十年代前南斯拉夫的種族清洗,到幾年前才算稍為平息。
《宅茲中國》提出,歷史上的「中國」,到底是一個文化體系,還是一個龐大無疆界的帝國,需要研究澄清。漢、唐盛世時的「中國」疆域,與宋代分別很大。蒙古帝國的疆域,遠超過任何時代的「中國」,但昔日的士大夫不會把蒙古帝國認同為中國。滿清朝廷確立後,中土雉髮易服,當時商人去日本、琉球和韓國貿易,還給他們看不起,認為自己才是中國文化的繼承者,而中土既受滿清統治,失去漢文化的承傳,人民都淪為夷狄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