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前談杭州看古人書畫,曾提起過明末清初的詩人畫家吳歷,且多談幾句。
吳歷是江蘇常熟人,寫詩師從錢益謙,寫畫師從王時敏,都是一代名家。錢益謙是東林領袖人物,曾出仕南明小朝廷,清軍南下後投降,仕新朝不久辭官離去,歸隱山林。這段出仕清朝的經歷,在南明諸生中,被目為他人生的污點。吳歷跟他學詩,應是在其歸隱之後。王時敏也是明末諸生,董其昌的學生,以文人畫名,入清後未有出仕。吳歷有機會拜在兩位名師之下,當然也屬家勢顯赫。
吳歷靠賣畫為生,終生不仕,家境應該不會太好。他曾結婚兩次,第二任太太逝世後,到五十歲才立心修道,在澳門的三巴學院(聖保祿學院,在今天的大三巴牌坊旁邊)加入耶穌會當修士,算是老學生了。他的詩作有講自己一把年紀學習拉丁文的困難,可參看他的《三巴集》。澳門學道期間,他還寫了好幾首談澳門風景和華洋風俗的詩,有助我們了解昔日澳門華洋雜處的生活。因為身為教士,對天主教有一定認識,所以能避免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以訛傳訛式,以西洋婦女進教堂朝拜,說成是為了求子,與教士交合生聖子那般荒謬的誤解。吳歷後來回家鄉晉鐸傳教,還寫了不少傳播天主教的文章。
吳歷的畫作留存不少,收藏最多是上海博物館,不過並不經常展出。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藝術館曾組織過「清初六家與吳歷畫展」,出版過譚志成館長的《清初六家與吳歷》,是近年代較早談吳歷的書。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了兩種內地學者張文欽寫有關吳歷的書,一是《吳漁山集箋注》,裡面收錄了吳歷的重要著作,包括寫澳門學道感想的《三巴集》,一是《吳漁山及其華化天學》,談他對天主教的詮釋,都很值得一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