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星期一
天主教與澳門
要談利瑪竇來華的一段歷史,總免不了提到澳門。天主教會歷史上,最早來華的教士,是與依納爵共同創辦耶穌會的方濟各沙勿略,他跟隨葡萄牙人東來的船艦,到印度的葡屬果亞,原本打算進入中國傳教,但因明朝的鎖國政策,不得其門而入,最後死在珠江口的上川島。現今上川島還保留了紀念他的教堂,有天主教徒定期往訪朝聖。
利瑪竇正式進入中國傳教之前,也是先在果亞受訓,然後來當時已是葡屬的澳門學習中文,再經廣州進入中國。
來遠東傳教的天主教士由葡萄牙皇室資助和委派,葡萄牙人倚重以本籍教士為主的耶穌會教士。繞過好望角後第一個葡屬要塞是果亞,所以成為耶穌會的東方總部兼教士訓練所。跟著一站是馬六甲,可能因貿易不發達的關係,馬六甲未受重視。無論葡萄牙皇室和天主教會都把焦點放到澳門,大概因為具戰略地位,可通日本與中國內地。葡萄牙人曾經把澳門當作基地,壟斷日本與中國之間的貿易。
耶穌會在十七世紀已把澳門劃為遠東總部,指揮日本和中國的傳教事業,並建立聖保祿修院,訓練日本和中國的傳教士。聖保祿修院在十九世紀被大火焚毀,剩下的廢墟,便是修院教堂的前壁,即今天的大三巴牌坊。大三巴這個名字從聖保祿翻譯而來,只過聖保祿是修院的名字,修院教堂本名是「天主之母堂」,原教堂地面層大門口頂橫樑上還見石彫拉丁文「MATER DEI」。
對澳門的天主教歷史有興趣,可一讀Tambling & Lo的 “Walking Macao, Reading the Baroque”,全書以巴羅克建築風格追尋澳門澳門的歷史足跡。另一是Nunez 的”Macao’s Church of Saint Paul, a Glimmer of the Baroque in China”, 可說是研究大三巴的專著,從羅馬耶穌會興建第一座充滿巴羅克建築風格的Church of the Gesu(耶穌堂) ,追尋到果亞的College of St Paul(聖保祿學院),最後是澳門聖保祿修院的建築細節,側面帶出了早期來華天主教會的內部紛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